常威換到主位子,看向顯微鏡,很快就皺起眉:“看起來好奇怪,似乎是非常規的變異種子。番茄的資料庫對比呢?”
張哥調動軟體,開啟了研究中心種質庫的資料。
幾排番茄種子的顯微鏡大圖出現在螢幕上,對比之下,顯微鏡的這個明顯要大一些,切開後,內部結構也和資料庫的樣本略有不同。
兩人看著螢幕,仔細分析,最終結論,這是一個從未在市場上出現過的雜交品種。
雜交就麻煩了,他們很難透過雜交種子,準確推算出上一代的母株是什麼品種,只能憑藉這一代種子長出來的外觀和性狀,大致去猜。
這就要種下去,等長大成熟了再看,也就是至少要等三個月才知道答案。
“這怎麼猜?”
“只能有個大概範圍吧。”
“番茄種子這樣,其他的呢?”
“你買回來的各種種子,幾乎全都是這樣,我只能下結論,楊順可能用了一種特殊的種子培育方法,這應該是通用的。”
兩人都洩氣了,如果是特殊的育種方法,沒人會的話,楊順這個就厲害了,又將是一個壟斷市場。
首先,老百姓們從楊順手裡買到雜交種子,這一代可以長的很好,如果第二年想擴大種植面的話,要麼是再找楊順買種子,要麼把番茄切開,取出裡面的瓤,保留種子自己種下去,這個叫自留種。
但雜交種子自留種,根據AaBb的遺傳法則,下一代肯定會出現性狀分離,減產,死苗,或者出現亂七八糟的二代,影響產量和口感。
自己吃無所謂,爛番茄不要就是,丟一半都沒人說。
但對於種菜經營為生的種植戶來說,就太不划算了,因為產量變低,產品質量不穩定,收購商不要。
種子是非常少的成本,一顆番茄種子,普通的進口貨大約5分錢一粒,貴一點的1毛錢,但楊順賣到了5毛一粒,長成番茄株後,能結幾十個果,這5毛錢對老百姓來說根本不算成本,所以聰明人絕對會選擇第二年再找楊順購買。
現在的種子公司基本上都是這樣經營的,誰擁有優質種質庫,誰就是通殺的贏家。
種質庫是國家重要的寶貴財富,這些資源都是在各種不同的生態條件下,不同年代,不同氣候下,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得來的,裡面蘊藏著各種潛在基因,突變基因,丟失基因,未來技術成熟後,完全可以重新利用。
說種子是戰略資源,人類繁衍生存的基礎,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bt種子除外,這些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財富。
“行吧,先這樣,測試出芽率。”
常威只能這樣,晚上就揹著包前往紅楓,只不過還沒等他打聽到什麼訊息,壞訊息就降臨了。
“什麼?上面否決了專案?”
常威心痛的厲害,捂著胸口,感覺一陣陣揪心,電話都握不住了。
常守正打來電話,說農業部上面領導突然改口,轉基因番茄暫時不予批覆,等研究研究再說。
這個研究,又沒有個具體時間線,基本上算是黃了。
常守正這些轉基因支持者怎麼哀求勸說都不行,逼急了,終於有個領導說:“那個小楊不是也在搞西紅柿嘛,你們去問一問呀。”
這還問個屁啊!
常威氣的厲害,明明都要說好的事,被這個楊順一下子給毀了,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卡著節骨眼出了這個紀錄片,這絕對是專門針對他呀混蛋啊!
但再生氣,他也拿楊順沒辦法。
他到景區提出見楊順,大家用關愛傻子的眼光看著他,求助無門,保安帶著狗攔著不準進。
打算偷偷翻山吧,聽土著村民說,山裡有銀環蛇毒蛇區,咬死了屍體直接丟山崖深澗裡沒人管,也無人負責。
打電話給植化所裡,助理只說可以登記等通知,不給準信什麼時候回他的話。
實在沒辦法,常威只能求到紅農學校,找自己原來的導師。
導師也沒辦法:“我跟楊順也說不上話,你可以去找陳校長,或者讓常院士和陳校長打聲招呼。”
但常威輾轉了兩天,連陳校長的面都沒見著,完全聯絡不上,校長辦公室說出差了。
人微言輕,舉目無親,連進一小步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