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專業負責人處理這些,並不需要我親自出面。”
楊順解釋道:“我不止捐贈過這一次藥物,全美排名前五的醫學院,我全部捐贈過,今年一月份我還去了英國牛津和劍橋,現在輪到你們KI了。我希望這些研究機構能真正開發出高效的,對人類疾病有意義的藥物,造福整個人類。”
他端起加過奶和糖的咖啡,小抿一口:“就這麼簡單,不是外界猜想的那樣,我要討好誰。哇哦,咖啡真的很好喝,你們每天都能喝到這種美味,真幸福。”
四周一陣輕笑,楊順真的很會融入年輕人的氛圍。
陳尚平繼續問第二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廣譜抗癌藥出來後,腫瘤學會不會因此而改變,甚至消亡?我們主要是擔心工作前景會不會發生變化。”
楊順問道:“你們有哪些人是腫瘤和免疫學的?”
四周舉起十幾個人的手,陳尚平解釋,這裡面大部分都是本科和碩士,博士生只有兩個,畢竟學校是從全球精英中挑選,腫瘤系這種大熱門專業對海外留學生要求極高,每年全球只接受1000人申請,而且只錄取40人。
華夏博士全部來自國內知名高校,而且本科也從事過科研專案,有經驗才被選上,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畢竟,KI僅排在牛津劍橋,哈佛斯坦福以及霍普金斯大學這五所之後,有挑剔的底氣。
楊順好奇,看著剩下的其他人:“剩下的與醫科相關的,主要是什麼?”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報出來,發現人數最多的還是“全球健康”專業。
這個專業在楊順看來,務虛不務實,就是錄取門檻要求低。
但華夏人有錢,一年15萬瑞典克朗的學費很多華夏人都交得起,大家都懂的,幾乎是把它當成留學歐洲的跳板,這是鍍金粉的賣價。
楊順大概明白了,留學生也不是一個很好混的職業。
不管是KI,還是鎂國的那些高校,高精尖的玩意兒還是被本國土著或白人掌握著,像“公共衛生”“語言學”“哲♂學”“酒店管理”這類工作或者學位,基本上成了斂財的半公開方式。
他正式回答:“雖然我發明的病毒藥劑對癌細胞確實有效,但不代表腫瘤學科的徹底消亡,因為我也沒有做到完全杜絕人類產生癌症,這裡面還有很多內容可以深挖。另外,你們也知道,HIV治療藥是我們一個留美博士發明出來的,正在做臨床測試。”
大家點頭,都聽說過,陳沐陽是第一個受益的科學家,他發明的治療HIV藥物雖然不太穩定,但也是世界上效果最好的產品之一了,正在臨床試驗,說不定過幾年還能透過FDA稽核。
“紅斑狼瘡,風溼性關節炎,這些都是免疫學方面的知識,也擁有巨大的市場。”
沒錯,這又是一個大收穫,梅奧診所的蔡司醫生,恐怕也會在這方面得獎,同學們也很嚮往。
“還有更多的免疫系統以及腫瘤類疾病等著你們去發現,去治療。我認為,醫學是可以融會貫通的,腫瘤學的前景還很光明。”
明白了,楊順這番話給在座的留學生打了一針強心針,他們就是擔心未來不好就業,或者要轉行。
解釋完,楊順又看著大家,好奇問道:“問個題外話,你們都是KI出來的,還擔心找不到工作?”
大家都起鬨:“很難找到好工作的。”
陳尚平解釋道:“我們KI去年畢業了二十幾個師兄師姐,一半去鎂國,一半回國。去鎂國的基本上都奔著綠卡去了,跟對導師還好,跟錯導師說不定要熬十年八年。回國的待遇也不是很高,進研究所或者三甲醫院,一個月一萬多塊,還不如留在瑞典讀書補助高呢。”
旁邊十幾人鬨笑,楊順驚訝了:“一個月一萬多塊的補助?你們讀書有這麼高的收入?”
“有啊,還不用出去打工,都是學校發的。”
“是讀博士才有,而且博士補助費超高。”
“都是導師發錢,好一點的一年發15萬瑞典克朗,差一點的也有12萬,這還是稅後到手的錢。”
“稅也是導師承擔的,專案完成後還有專案獎。”
“我們華夏留學生還算是節儉的,一般人一個月生活費是60007000,還能存點錢,要是吃飯什麼都自己做,和朋友合租,一個月5000都可以。”
“不過錢發的多,工作也要做的多。我知道好多博士就沒有晚上12點之前回來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學校待遇,還是頗有些驕傲。
在KI,博士是科研主力,教授每年申請的資金,至少有一般要分給自己帶的博士,負擔他們的生活費,這才能讓博士們覺得衣食無憂,全力以赴學習,創作,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