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作為主要面向科研人員的專業期刊,週刊發表,個人訂閱價格是一年5800元,包括電子版和印刷版,圖書館和單位訂閱要56800塊一年。
一個實驗室不可能只訂閱一本雜誌,nature下面好一點的二級期刊一年要6萬多,別的期刊雖然沒那麼貴,但訂閱五十本雜誌,一年經費往往也會超過百萬。
但是研究經費才多少錢?
所以一些不太富裕的實驗室和研究機構根本買不起,圖書館建設的好不好,也體現了一個研究機構的綜合實力。
楊順就不一樣,他財大器粗嘛,直接選貴的,訂閱全年期刊給員工們看。
嗯,對的,楊老闆在哪個雜誌裡發表過文章,他就訂閱哪個雜誌,他就是要顯擺。
這個風氣很不好,跟結婚一樣,講排場,太攀比,搞得後來辛笛,卓山,陳浩他們一個個眼紅耳熱,全都跟著學。
辛笛發了七八篇論文,給實驗室訂購了4套雜誌,雖然不是太貴,關鍵是每年都要堅持訂閱,錢包癟了,臉都快綠了,但打腫臉充胖子也要訂購。
陳浩主要負責最高階的《cell》和《science》,子刊也有幾個相關專業,再加上雜七雜八的,算下來一年要花幾十萬,肉痛並快樂著。
卓山最慘,他發表過七八本影響因子520之間的專業化學期刊,雖說是個新人,他也被迫給訂閱,要不是楊順偷偷補貼了一部分,卓山恐怕要破產,為了不讓人瞧不起,賣血也要訂閱。
而肖健,平常只養動物的,不需要寫論文。
結果前年看到大家都在發表論文,他心裡癢癢,一時心血來潮,向《動物世界》投了一次稿,竟然過了,尼瑪一群人強迫逼著他掏錢,買了全年的《動物世界》不說,還要是高畫質步兵dvd版本的,“春天來了,動物們又開始交佩了”,每年都要買。
“我特麼是不是手賤,投什麼稿……”
肖健恨不得剁手,但他給全所員工們帶來了金錢買不回來的歡樂,以及很多匪夷所思的知識。
比如鴨子,很少人知道,有些鴨子長丁丁,有些不長,長丁丁的公鴨子碰到母鴨子基本上都是強殲,碰到其他公鴨子時會彈出和自己身體一樣長的丁丁比誰的更大,要是孤獨一鴨,誰都碰不到時,會把丁丁盤在腰間,深藏功與名。
這些知識,都是從肖健訂購的期刊中學習到的,吹牛逼利器。
有點扯遠了,再說就翻車了,轉個彎回來吧。
所以,自從肖健發表論文後,“誰發表誰訂閱”這個陋習就真正變成了植化所裡的傳統,每個新員工加入,聽到這個企業文化時,都會哭笑不得。
於是圖書館裡的珍藏越來越多,植化所專門建了一個50平米的休息室,讓員工們看書休息喝咖啡看動物世界,以及查資料搞學習。
“今年又多出一個期刊nature,嗯,nature生物,化學,以及免疫學的二級期刊我也定了,咱們的圖書館藏書越來越豐富了呀,三大頂級期刊終於配齊了。”
年前最後一次會議,楊順笑眯眯地說道。
一些還不知情的員工們驚喜交加:“您論文已經發nature了?”
楊順有點得瑟:“沒錯,2023年第一期就有我的論文,過幾天就印刷出來了,nature全年的首期重磅,2023年將是病毒腫瘤免疫學的元年。”
啪啪啪,全場鼓掌,員工們集體為老闆喝彩。
這也關係著他們的名譽,植化所作為單位,發表的頂級論文數量越多,名氣也就越大,以後說不定還能升格成高官,甚至國家級的研究所,他們的身份同樣水漲船高。
沒過幾天就跨過年了,新年的第一個星期六,陽光燦爛。
早上,郵政小哥騎著摩托車,來到景區售票大廳,咣的一下,用力將一個牛皮紙包著的快遞大包裹放在前臺,嚇了前臺小妹一跳,引起旁邊遊客們的側目相看。
郵政小哥喘著氣:“楊總的海外包裹,郵政加急,相當重要,你趕緊找個可以做主的人過來幫忙簽收一下!”
前臺妹子連忙通知苗芳菲,她看了看四周外觀,包裹一角竟然破了個洞,嚇得郵政小哥說話都結巴起來:“不……不要緊吧?”
這些書估計有二三十本,太重了,苗芳菲提不動,直接拿起旁邊的剪刀,咔嚓咔嚓剪開包裹。
還好裡面的書沒有受損,郵政小哥鬆了口氣,瞅了一眼書名,相當驚訝:“這是自然雜誌?”
“嗯,楊總的論文發表了。”
苗芳菲像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隨意解釋了一句,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看起來即使她看不懂專業內容,而且只有前三本是正刊,後面的很多都是單行本,以及楊順訂購的二級子刊。
旁邊有幾個遊客注意到,好奇圍過來:“你們是說,楊順發表了論文嗎?”
“喲,納入都……這是個什麼雜誌?《naruto》火影全集嗎?”
“是內切爾,自然雜誌《nature》,牛逼呀楊老闆。”
“這雜誌很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