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斯教授是英國人,沒有得到楊順提供的病毒樣本,做不了重複實驗,只能根據論文資料進行推論和猜測。
他是個強硬派,他代表著一家腫瘤藥廠,一傢俬人腫瘤醫院的利益,他自己身上還有打拼數十年獲得的名譽,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他都不希望楊順獲得成功。
仔細研究了幾天論文,盧卡斯教授用強勢的言辭回覆信件:“從學術上來看,暫時沒有看到問題,但這種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的病毒,還請研究員立刻停止研究。另外,希望編輯部認真考慮,謹慎發表這種文章。”
Nature編輯室看到這個回覆,全都傻眼了。
叫你審稿就審稿,你只用去看論文真偽和合理性就行了,你管其他的幹嘛?
難道是希望和楊順交筆友嗎?
還是想對編輯部的工作指手劃腳?
在編輯們看來,盧卡斯教授這是不講道理,非常不理性的行為,有失一個理性科學家的風度,如同一個小孩子在賭氣。
就好像楊順開了一家蘭翔技院,學校廚師班畢業的學生即將投入到社會。
楊順校長賣力地吆喝起來:“我們蘭翔技院的學生(DLY0病毒)能對餐飲(癌症)行業有極大的貢獻,甭管西餐中餐,麵食糕點,西點小吃,(各種癌症)全都能通殺,請各位老闆們招聘他們當員工吧。”
而另一幫也是開培訓技院的同行站出來,冷冰冰說道:“對不起,你的廚師學生可能對社會其他方面(器官和細胞)有危害,請你證明他無害。”
楊順當然不會回應這種無理要求,因為“誰質疑,誰舉證”,這是國際社會的通用法律,他不可能因為隨便一個要求,就去證明該學生怎麼怎麼。
盧卡斯教授這麼挑剔,很顯然是無理取鬧,除非他能拿出具體證據,比如說:“你的廚師班學生來我這裡工作,說好了做川菜的,結果把我的挖掘機給開壞了。”
這樣,楊順就必須回答了:“請你把這個廚師班學生開挖掘機的錄影交給我,我要看石錘,yusay傑寶ithutapitue。”
盧卡斯教授當然給不出來:“我沒親眼看到,但我很懷疑是他乾的……”
楊順會打斷他:“今天早上西北銀行被搶了,我還懷疑是你乾的呢,要不要我報警?我重申一遍,我培養出來的廚師班學生,只會做菜,絕對不會開挖機,不會修汽車,不會美容美髮,至於為什麼不會,我就是不告訴你,因為這是我們大蘭翔技院的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楊順絕對不會告訴外人,只要他能控制DLY0的基因,就能保證沒人可以擅自偷偷生產。
而一旦在DLY0基礎上開發出來其他藥物,可以啊,給楊順專利費就行。
學術吵架基本上就是這樣的,要麼兩人坐下來一起做實驗,誰對誰錯立刻見分曉,輸了的圓潤地滾開。
要麼就在各自的媒體上隔空喊話,指責對方理論錯誤,打口水仗,理論對理論,空對空。
楊順很快就收到《Nature》的回覆,不僅僅有主編菲利普的親筆信,還附送了三位單盲審稿人的意見,兩人直接透過,一人吹毛求疵,提了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
當然,盧卡斯的那句刁難的話,被Nature故意隱瞞下來,雜誌社才不會給逗比背鍋,楊順因為是單盲,並不知道三個審稿人分別是誰。
他鬆了口氣,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獨立完成實驗,並且寫出論文,發表在Nature上,這是他多年研究,努力工作,獲得的回報。
可喜可賀!
陳浩接到楊順的電話,猜到是論文的事,緊張問道:“Nature怎麼說?”
“小改。”
“太好了!”
陳浩在電話那頭捶著拳頭,興奮不已:“是短訊還是文章?”
楊順道:“文章,他們同意刊登論文。三位審稿人都沒什麼意見,我想應該是我給的那批病毒樣品起效,他們親眼看到了。”
陳浩哈哈大笑:“還是你小子聰明啊,全世界有資格評論你論文的二十幾個同行,你每一家都提前發一份樣本過去,要是他們還不信,只能說明他們太蠢了。恭喜恭喜,Nature呀,嘖嘖,國內博士發Nature正文的有,但絕對不多,你真的很棒!”
楊順也挺高興,邀約道:“您晚上來我家裡吃飯吧,慶祝一下。”
“必須慶祝!”
陳浩心情極好,在頂級NS上論文發表是一種無上榮耀,他自己也是在40歲的時候,沾了貓酮的光,上過一次ell,現在楊順也上了Nature,他們這個家族才真正算是有點學術豪門的味道了。
學術豪門不是一早一夕建成的,它需要深厚的底蘊。
不過有陳浩和楊順領頭,撐起支柱,搭起框架,豪門就能看到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