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團同日軍遭遇的這個地方叫頭道溝,在地圖上並不顯眼,也不出名。
但今天一戰,這個地方註定要揚名了。
透過無線電訊號的傳播,整個華北地區都熱鬧起來。
日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
日本駐華國派遣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大將。
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多田駿大將,都在各處的司令部注視著地圖。
各級司令部的作戰參謀們在緊張地進行著圖上作業。
地圖上頭道溝周圍,已被不同顏色的巨大箭頭所包圍。
原本執行大掃蕩計劃,組成左右鉗形攻勢的右翼進攻集團,全部放棄原來的計劃,都在日夜兼程向頭道溝趕來。
日軍如此大的動靜,自然是被掩護老百姓撤退的八路軍發現了。
訊息很快傳到八路軍總部。
總部首長們都迷茫了,老總揹著手在民房裡來回踱步。
幾萬日軍籌備大掃蕩,所耗費資源都是海量的,更別說浪費的時間精力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日軍究竟為何改變了計劃?
參謀長分析說:“會不會是出現了緊急情況,比如說,日軍遭遇到了強大的敵人?”
說完他自己都笑了。
這一帶都是他們八路軍的根據地,什麼強大的敵人讓日軍止步改變計劃,而他們能不知道呢!
手裡把玩著鉛筆的劉師長,看了一眼牆上掛的地圖道:
“我覺得有道理,李雲龍的獨立團就在那一帶,會不會是他們跟鬼子打起來了?把動靜鬧大了,改變了日軍的計劃。”
李雲龍膽大包天是眾所周知的,在團長的位置上五上五下,犯過的錯誤能有一籮筐。
獨立團跟鬼子打起來不稀奇,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能弄出那麼大的動靜嗎?
參謀長還在表示懷疑,老總卻開口道:
“這可說不定,咱們的陳顧問要把獨立團打造成模範團,可沒少給獨立團拉好裝備。李雲龍也有膽子,興許就是他們弄出來的動靜。”
話音一落,指揮室裡安靜了。
眾人思索老總說的話。
得到了足夠武裝一個師的武器後,除了把武器彈藥分配到各部隊,指揮部的參謀們沒有歇著。
他們過去幾天評估模擬過,全部換裝後的一個主力團,能有多大的戰鬥力。
有保守派有激進派,彼此雙方爭論不休,最後有了一個折中的結論。
一個團打兩個步兵大隊不成問題,地形合適硬頂一個步兵聯隊進攻,都是極有可能的。
如果是打伏擊戰,憑藉著優勢的火力,吃掉日軍一個步兵大隊,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功夫。
一名參謀想到了李家坡的山崎大隊,回想起那時日軍各部隊趕來增援的情況,猜測道:
“也許獨立團,吃掉了鬼子一個步兵大隊,所以引得其他鬼子趕去增援,打亂了原本的計劃?”
炮兵團長吳子亭插了一句嘴:“獨立團有兩門火箭炮,還有五百枚火箭彈,就是用火箭彈來炸,也能炸掉敵人一個步兵大隊,這事有門。”
他的話一出,少數幾個心中存疑的幹部,便無話可說了。
突然遭受那種火力覆蓋,誰也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