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伏擊的關鍵在於是否足夠隱蔽。如果不能,就談不上伏擊偷襲了。
馮建標講述了他的一番經驗,從側面印證了張大彪的判斷。
現在是春季,沒有植被可以掩護,想要在那座山頭上伏擊日軍,一定是行不通的。
沒有合適的伏擊地形,在兩個小時內消滅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難度無疑是拔高了。
從困難難度變成了地獄難度。
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大彪琢磨了一下勸道:“團長,這裡地形不合適,那咱們再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打伏擊。
打伏擊的地形多了去了,這夥小鬼子遲早是個死,咱就發發慈悲,就讓他們多活一會。”
他怕選擇此地為戰場的李雲龍下不來臺,給出了一個臺階,好讓順坡下驢。
“爺讓他三更死,就不能讓他活到五更。”李雲龍的目光掃過三個手下:誰說這裡的地形不合適,我看就很好嘛!”
張大彪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了。團長的死要面子的德性又發作了,整個獨立團沒人能攔得住他。
二營長沈泉頗有些迷糊,不知道李雲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團長,您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只是他,三營長王懷寶,游擊隊長馮建標,還有周圍的其他人都迷糊。
剛才不是已經有了定論,這裡不適合打伏擊嗎?
忽然,一直閉口不言的陳浩笑著說道:“讓我猜猜,最不可能打伏擊的地方,往往是最有可能伏擊成功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眾人心中一震,都在思索他的所言。
最不可能的地方,就是最有可能的地方。
日軍會認為,這裡的山上光禿禿的,一眼就能看個七七八八,所以並不會放在心上。
而這正是伏擊戰成功的重要條件,順著敵人的思路反其道而行。
“有門兒啊!”張大彪忍不住驚道。
沈泉和王懷寶,也反應過來明白陳浩說的很有道理,但這是不是團長想說的?
李雲龍微微點了點頭,感慨的問道:“還真讓你給猜對了,你是怎麼猜中的?”
陳浩道:“很簡單,你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人。順著常人的思維反過來想一下,就一定是你所想的。”
他反覆看了那部電視劇好幾遍,對李雲龍的性格,思維方式,有著相對很深的瞭解。
這一下子就猜對了。
李雲龍並不知此事,可想想陳浩在總指揮部的關係,搞不好就是老總他們告訴的。
瞭解他李雲龍的做法,就不足為奇了。
按照反其道而行的思維來說,那座光禿禿的五道山,可以成為一處伏擊地點。
可山上惡劣的情況,不具備隱蔽大股部隊的條件。
張大彪擔憂的講:“團長,那座山頭上最多擺一個營的兵力,再多就根本藏不住了。一個營的兵力,會不會火力不及預期?”
獨立團幾乎做到了人手一支八一式突擊步槍,八一輕機槍準備到班。
八九式重機槍加原有的馬克沁重機槍,使得一個連擁有三挺重機槍。
火力上比原來的獨立團大的沒邊了,同日軍相比,一個營也要比同等級別的一個大隊強的多。
以獨立團目前的條件,想要消滅一個日軍大隊不成問題,關鍵在於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
兩個小時內就要結束戰鬥,這太著急了。
一個營投入到伏擊戰中,能否徹底重創敵人,給後面的殲滅提供最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