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武器裝備如何來分配,同志們都發表一下看法,討論討論。”
回到總指揮部,在團級以上的幹部會議中,主持會議的老總如此說道。
八路軍講究民主,尤其這樣大的事情,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馬虎的。
要聽取多方的意見,考慮到各方面的需求,做綜合性的決策。
回來的路上已經想了好久的左副參謀長率先開口道:
“那我就拋磚引玉,說說我的看法。火箭炮和坦克是威力大,需要專業性較強的武器。
所以,我認為要集中起來使用,分別成立一個火箭炮營和一個坦克營。
組織精兵強將加緊學習訓練,儘快掌握武器的使用,以便早日能投入到戰場中,為我軍取得更多的勝利。”
他部分的觀點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匆匆趕來的三八六旅陳旅長,發表了意見:“坦克成立專門的部隊來學習掌握,這我是非常贊同的。
但是這款火箭炮就沒必要了吧,么零七火箭炮使用起來並不難,普通戰士培訓一個禮拜就能掌握。
一門火箭炮就堪比一個炮兵營,能對前線作戰的部隊起到非常好的支援效果。
我看讓各旅一級的部門,成了一個專門的單位,掌控三四門火箭炮,能更容易發揮武器的效果。”
他的發言,立刻得到了很多贊同之聲。
尤其地方一線部隊的幹部,因為他們的作戰指揮,都是在旅一級部門的指揮下。
旅部(分軍區)一旦有了火箭炮的配置,他們想要申請炮火支援,相對就很容易了。
么零七火箭炮操作簡單,便於攜帶,用過的人都說好。
這次到位了二十七門,火箭彈的數量更是高達一萬發。
如果組成一個火箭炮營,一輪齊射就是三百二十四發火箭彈。
按照李家坡的經驗,應該可以輕鬆的將一個步兵大隊從地面上抹去。
這樣的威力比一個重炮師還恐怖。
左副參謀長想將其捏在總部的手裡,由總部來調遣指揮,就不足為奇了。
總部的幹部站在總部的角度說話,地方的幹部站在地方的角度說話,兩方的意見相持不下。
還是老總一錘定音,決定了總部留一個火箭炮連,剩下的十八門火箭炮,先分給周邊的六個旅一級部隊,
由他們組建火箭炮排,投入到一線戰鬥使用。
“一門火箭炮頂得上一個炮兵營,三門火箭炮,陳同志你可是一下就有了一個炮團啊!”劉師長打趣陳大旅長。
以前三八六旅只有一個迫擊炮的炮營,炮彈還沒多少發,這一下算是發財了。
“是啊,有如此一個炮團,我就心滿意足了。”陳大旅長很是知趣,沒有再提分迫擊炮的意見。
二十四門八十毫米口徑迫擊炮,在炮兵團長吳子亭的建議下,成立了一個炮二團。
實編兩個炮兵營,空編一個。
既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在投入戰鬥前拆分開來,加強到某個團,或者某個旅,讓其擁有更強的炮兵力量。
重武器第一時間得到了滿意的分配。
緊接著就是數量龐雜的新武器了,一萬支八一式突擊步槍,作用堪比輕機槍。
還有大幾百挺輕重機槍,以及上百具四零火箭筒。
八路軍太缺乏重武器了,有了也會小心的使用。
各團的團長精明的很,知道費上半天的口水,也不可能分配到團一級,落在他們手裡。
但如此數量的輕武器就不一樣了,誰吃肉誰喝湯,吃多少要喝多少湯,都是要“吵”出來的。
七七二團的程團長,第一個站起來嚷嚷著:“我看這些武器要按人數比例分配,哪個部隊的人多,哪個部隊就分的多。這樣最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