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浩還是有些疑惑,他詳細的介紹了房地產開發的整個流程,以及可以撬動槓桿的地方。
首先拍地皮,普通的地產商會拿自有的資金買。
但實則,這個錢可以找信託,或者影子銀行,用明股實債的方式融錢來拍。
拿到土地證後,又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銀行抵押貸款。開發貸到手後,還掉之前買地的錢。
專案開工由建築承包商墊資建設,這都是行業潛規則了。
起個地基蓋上幾層,重點先把售樓部弄起來,用五花八門的方式賣期房,回籠資金。
雖然明面的規矩,這些資金是要進監管賬戶的。但實際上開發商有各種手段,逼著建築商幫他們把資金拿出來。
然後拿這個錢繼續拍地,重複以上的流程。
普通的玩家三五倍槓桿,高明的玩家十倍的槓桿未來操盤。一倍的利潤率不成問題。
要是有能耐融資成本低些,專案的利潤高了,兩倍的利潤率也不是不可完成神話。
“這不就是十個茶壺,三個鍋蓋的玩法嗎?原來如此啊。”
陳浩今天算是長見識了,他以前還從未了解過,房地產開發還有這種門道。
怪不得富豪榜上的那些富豪,很大一部分都是搞地產開發的。
輕輕鬆鬆掙一倍的利潤,比起其他行業來說也太容易了。
“老弟,房地產開發跟傳統的早就不一樣了,這是個資金密集的產業。三個關鍵點,融資,融資,還是融資。
只要能拿到利息低的資金,這生意就能做。”周鶴軒語氣充滿了蠱惑的味道。
他恨不得陳浩立即答應下來。
四個億的資金加上他的三個億,七個億足夠大幹一場了。
最好是把李古北也拉進來,他的關係網強大,能在本地的分行拿到大筆的低成本資金。
古北集團能有今天,低廉的融資成本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陳浩心裡面也在打小九九,一年兩倍的利潤率,比賣白粉都掙錢了。
但他對房地產開發一竅不通,也沒有那個精力盯著操盤。
這還得讓專業的人來。
而且踏足朋友的主營行業,明擺著是衝著借光去了,人家能願意嗎?
陳浩拿不準了,他直接問李古北:“老哥,你覺得開發房地產適合我嗎?”
問題拋給了對方。
無論如何回答,都可不傷朋友情面。
“這當然可以,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融資有困難都可以來找我。”
李古北先是表達了贊同,旋即話音一轉:“但是,老弟你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恐怕顧不上照看這份生意。
投資之前可一定要想好了,把風險困難都考慮進去,有個心理準備,別到最後後悔了,也來不及了。”
聽話聽音,前面的話不重要,“但是”之後的話表明了李古北的態度。
他是怕陳浩進來跟他分一杯羹嗎?
ps:求推薦票,求月票,各種求。12點左右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