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因自然窯變而產生的紋樣,就好像讓人在深夜的大海邊,望見了璀璨萬端的星空。
而那星空中則深藏了萬千奧秘,宛若不可知的浩淼宇宙一般。
之所以說此碗是舉世無雙的珍品,是因為將曜變天目茶碗放在黑暗之中,
它本身所具有的一個個耀斑會閃出略顯妖異的光芒來,而且顏色變幻,高深莫測。
雖然這茶碗直徑也就12厘米,卻能令觀賞者們對之產生宇宙星空之聯想。
李古北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招呼手下拉上窗簾,營造出黑暗的環境來。
“哇,是真的能發光,顏色還會變。”
眾人此時都被茶碗閃爍的耀眼光芒所吸引了。
現在的科技當然能夠做到這般,可想想這茶碗是南宋的東西,距今八百多年。
豈能是現代的工業品能比的?
陳浩之前也不曾瞭解,這盞茶碗還有類似夜明珠的能耐。還心裡沒底,不知道能不能值兩三個億。
但見到此景後,他的心一下就踏實了。
值,肯定值!
重新拉開窗簾,陽光照射進來。
之前的那一景色,還停留在眾人腦海中,讓人久久回味。
周鶴軒繼續請教,這曜變天目茶碗還有沒有別的說道。
雖然僅憑之前的展示,就已經確認了此茶碗的珍貴性。但具體能價值多少,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古董背後的故事。
王大師絮絮叨叨的說了一些。
《古陶瓷識鑑講義》一書中載,閩中建窯有今人所謂曜變盞一式,冠絕等論。
其結晶狀為褐色圓點,外圈圍以銀藍光暈,如日食月食之曜環。
日本或稱‘稻葉天目’,以為其狀似稻葉菌斑故命之。
曜變天目茶碗的燒製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碗壁上面的耀斑是在釉下一次高溫燒成的,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會閃爍出迷人的七彩光暈。
當初,燒瓷高手們為了使得原本略顯沉悶單調的黑瓷也能具有豐富華麗的紋飾,就採用了“曜變”技術。
所謂“曜變”是指燒製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於器表薄膜上煥發出黃、藍、綠、紫等色彩融揉起的彩光。
但要使得成品瓷器的表面上,出現宛若天際彩虹一般的繽紛效果,必須在燒製過程中形成一種非常薄的鐵結晶膜。
可惜南宋滅亡後,這種制瓷工藝就失傳了。所以現在人一直覺得曜變天目茶碗的製作是一個歷史工藝之謎,
曜變天目茶碗的外觀非常華麗,而且這種曜變瓷的工藝難度極高,燒製的數量本來就少,後來又漸漸不燒了,存世量極少。
王大師道:“據老朽所知,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有三盞,全部收藏於日本的博物館裡,是給多少錢都不會賣的非賣品。
這件曜變天目茶碗,是當世的第四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這和陳浩所瞭解的差不多,可他更關心價格。
“大師,如果要上拍賣會,您能給估個什麼價格?”
ps:求推薦票,求月票,各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