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的太好了。
我想當今世界上,能如陳顧問一樣,對青黴素有著如此深刻見解的人,絕對少之又少。
我們能夠學到世界領先的知識,不多不說是一種榮幸,這都要感謝陳顧問。”
看到醫院院長前後的反差,恨不得要拜他為師的樣子,陳浩皺了下眉頭,承認自己有點犯惡心。
要不是老總在這看著,他都想問問對方:“你不是挺驕傲,挺清高的嗎?你那桀驁不馴的樣子呢!”
實際上能當上一個管理者的驕傲也有限,大多數是頗為圓滑的,見人下菜碟。
眾多醫護人員並未注意到他們院長的前倨後恭。倒是覺得他剛才說的話很對。
對於青黴素,也就是盤尼西林,當今醫學界談不上有多深的瞭解。
畢竟這種藥都不能規模化生產,小批次的生產後,都拿到市場上賣錢去了。
想要搞臨床實驗,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是完全做不到的。
陳浩帶來的關於青黴素的知識,完全是當今世界一流水平。
若是向世界宣佈這一發現,各國的醫學界大拿,都得踩破門檻,上趕著來學習探討交流。
一般人,想學你都見不著面。
而他們站在這裡,十分容易地就從陳浩口中得到了這份知識,絕對是萬分榮幸。
就在此時,劉廣玉不合時宜的站出來問道:“青黴素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出現過敏反應,這些人難道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雖然他覺得自己這樣問也有些過分,但是他不得不問。
中藥消炎殺菌無法做到立竿見影,效果難以與西藥相比。
此時有了青黴素,大多數人都能得到救治,卻要有十分之一的戰士,可能無法用上。
傷情無法得到控制,最後以犧牲作為終結。
這對於他們來說太殘酷了。
“他是誰?”
陳浩對這個屢屢提出疑問的矮胖子,十分納悶,此人跟他有仇嗎?總是提出質疑。
老總想了一下,愣是沒想起名字來,給張志遠遞了一個眼神。
張志遠趕緊幫忙介紹。
劉廣玉,法國留學回來的外科醫生,是白求恩大夫的徒弟。
白求恩大夫在數月前剛剛因為手術中,不小心用手術刀割破了手指,感染了病菌,醫治無效而過世。
陳浩對劉廣玉的技術不感興趣,倒是對白求恩大夫還有一些印象,知道那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醫生。
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給一幫不認識的人做手術,治病救人。這才是真正的無私奉獻者。
“聽說白求恩大夫技術很高超的,居然過世了。”陳浩嘆息道。
張志遠也跟著嘆氣:“是啊,如果那時候我們有青黴素,白求恩大夫就不會因為傷口感染而病逝了。“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黨的黨員,世界著名胸外科專家。於1938年到達延安,不久又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提任軍區衛生顧問。
他為成百上千的傷員做了手術,挽救了許多人的性命。
並且為八路軍帶出了一批優秀的醫生護士,對八路軍的抗日大業,有著極為重要的貢獻。
他的過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下葬的那天去了兩千多人,軍區的聶司令員,含淚為他送別下葬。
延安的主席,寫了一篇《紀念白求恩》,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務工作者。
劉廣玉眉目低垂,情緒低落的說:“像我老師這樣的情況,如果出現青黴素過敏反應,難道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嗎?”
老總對此感同身受,過敏反應是不分人的身份的,誰都有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