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座,屬下有負師長重託,您處分我吧。”
副師長高吉人一露面,就擺出了負荊請罪的架勢,主動的要求處分。
決策是集體作出的,高吉人雖然負有過錯,但並不是特別不可饒恕的。
再說了打敗仗也很正常,誰又能是百戰百勝的不敗將軍呢?
戴按瀾完全沒有怪罪他的意思,伸出雙手扶住了高吉人的手臂肩膀:“自責的話不必說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說我們也反敗為勝了。”
跟在後面的參謀長周之再,當時是參與決策的一員,見狀也幫腔說話:
“老高,聽師座的向前看,我們正要去接手川軍團贈送的物資軍火,有了那些先進的武器,下次再打回來就是。”
師座不追究,參謀長蓋棺定論,此事便算輕輕的揭過。
高吉人心裡面的一塊石頭算放下了,川軍團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好奇心驅使下,他決定跟著一塊去看看新武器。
贈送給第二百師的武器和物資,整整裝了八十輛卡車。
最先要卸貨的是火箭炮和槍支,這些武器可以馬上裝備,顯著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副參謀長張直人聞訊趕來,他在川軍團是見過的,給一眾軍官做起了講師,說明武器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川軍團在金礦機場,憑藉十門六三式火箭炮,兩千發火箭彈,一度壓制住了日軍一個炮兵聯隊的火力。
若不是陣地缺乏縱深,頻繁遭到日軍空軍襲擊,使得火箭炮架被摧毀殆盡。
別說守一個禮拜,只要火箭彈沒打光,就是守一個月都沒問題。”
張直人言語中極盡誇耀,他對於火箭炮是最為推崇的。
機動性好,火力強勁,操作人手精簡至極。
有了火箭炮,足可以在炮戰中壓制住日軍,不再是被動挨打局面。
在場的軍官都是國軍中的精銳,沒有不識貨的,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日軍突然遭到密集炮火襲擊,看來就是這種武器了。”
“被炸的日軍全都懵逼了,連反應都沒反應過來,便被炸的死傷慘重。”
“一門頂一個炮兵營的火力,川軍團送了咱們五門火炮,還加一千發火箭彈,真夠大方的。”
“咱們第二百師能打硬仗,給咱們最好的武器是理所應當的。”
“太自信了,川軍團不是咱們國防部序列,誰還慣著你?我看關鍵還是咱們師座的面子。”
眾人躍躍欲試都蠻激動的,受制於國內兵工廠拉跨的製造,火炮損失了相當難補充。
此次遠征緬甸,作戰和撤退上的損失,火炮的數量已降至冰點,不及滿編時的三分之一。
即便他們是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也甭想及時的得到補充。
五門火箭炮數量不多,但在作戰能力上,要比他們原來所有火炮加起來都強勁。
高吉人想到前面作戰時的困境,不禁感慨:“要是當時咱們有一門,給我坦克部隊連發射兩輪做掩護,無論進攻還是撤退都會從容得多。”
周之再表情稍微有些尷尬彆扭,那真不是他不給支援,關鍵是炮兵不給力。
可此時說來無疑是有推卸責任的嫌疑。
只能暫且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