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人像旅長一樣給他上緊箍咒,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李雲龍八輩子都沒打過這麼痛快的仗,直呼過癮。
“你前線勝利的進展我聽到了,給日軍造成的重創前所未有。”
陳浩頓了頓繼續說:“但是,我在後方聽到了咱們團為之付出的代價,傷亡人數達到了一千七,八百的補充營填進去了,還無法堵上窟窿。”
李雲龍剛要開口解釋,陳浩一擺手堵住了他。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一將功成萬骨枯,打仗沒有不死人的。相比較取得的成績,這點傷亡算不了什麼。”
“可你得替我想想,咱川軍團人數不多,傷亡達到四分之一已經很恐怖了,意味著一線作戰部隊傷亡接近了一半。
繼續高強度推進,一線作戰部隊要死多少人?”
李雲龍只顧著打的痛快了,此前也並不覺得這點傷亡算什麼。
他手上指揮著大概四千五百多,傷亡補充一進一出,少了九百人。
在他看來可以算作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根本不算問題。 無錯更新@
但那是草臺班子新一團,部隊傷亡過半一樣能打。川軍團跟新一團是兩回事,傷亡一半戰鬥力就剩不下多少了。
這跟雙方的結構組成有關係。
新一團是純粹的步兵團,絕大多數都是步兵,炮兵通訊兵一類的技術兵種少的可憐。
到了打仗的時候,團部炊事班的馬伕,一樣會拿著刀上前線拼命。
川軍團則又不相同,一線戰鬥步兵組成僅僅佔不到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全都是炮兵,火箭炮兵,雷達兵,等技術兵種。
一旦部隊傷亡過半,一線作戰部隊的傷亡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大量連、排的建制被打空,實際上已經喪失了主要的作戰力量,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徹底恢復元氣。(本章未完!
第393章,暫停進攻
。
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堅持作戰,就只能把炮兵、雷達兵這些技術兵種或者輔助人員編入一線作戰部隊。
這些士兵不但突擊能力弱,難以適應高強度的作戰任務。
而且技術兵種的損失,更加難以快速補充。
陳浩培養技術兵種不容易,他自然是不願意將其送到一線戰場上去填戰壕消耗。
見李雲龍思索通透了,陳浩解釋說:“我相信你能打得贏,但部隊消耗太厲害也不行。
咱們的先進武器,不知道讓多少人眼紅的要死。刺探情報的間諜成百上千,在曼德勒街頭扔下一塊石頭,砸中十個裡頭就有一個。
一旦我們暴露出自身的虛弱,昔日的盟友也會成為豺狼,還不得瘋一樣的撲上來?!”
李雲龍只管打仗了,還真沒想到過這茬兒。 首發更新@
英美盟友他不太瞭解,山城的運輸大隊長他太知道了,絕對是有可能的。
別說自家人動刀槍,讓外人看了笑話。
大隊長最有名的一句話叫什麼來著:攘外必先安內。
覺得有利益撲上來,一點不稀奇。
想通後的李雲龍倒是能理解陳浩這一決策,無非是想儲存實力。
“但是城內還有好幾萬日軍,總不能一直放著不打吧?”李雲龍問道。。
第393章,暫停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