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死在華盛頓慘桉事件中的老兵們,可不會買麥克阿瑟的賬。
鷹醬根據1924年透過的國會法桉,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的退役金要到1945年才發給他們。
誰知道到了那時候會不會又變卦?
朝令夕改一年一個政策,不是哪個國家獨有的,普遍存在。
老兵們不滿,開始遊說鼓動,要求提前領取退役金,併發起了一場向華盛頓進軍的請願運動。
1932年5月29日,退伍軍人到達華盛頓,在賓夕法尼亞大街的一幢空建築物裡安營紮寨。
麥克阿瑟認為是赤色分子滲入了退伍軍人組織,並很快從那些不瞭解情況的領導人手中接過了指揮權。
在他看來,退伍軍人的這次進軍,是兔黨人想要扇動革命。
麥克阿瑟也宣稱請願者中有90%不是退伍軍人。
而實際上,退伍軍人管理局的統計數字表明,這些人中有94%曾在軍隊中服役,67%曾在海外服務,20%為殘疾軍人。
此後,在一場遊行中警察、老兵間發生衝突,警察向退伍軍人們開了槍,當場打死兩人,打傷多人。
胡佛命令陸軍部長赫爾利,要他出動軍隊。
赫爾利則命令麥克阿瑟把鷹醬部隊開進混亂的現場,與負責該區域的警方合作。
包圍受影響地區,驅散肇事者,要對受影響地區的每一個婦孺給予關照和體貼,採取一切與本命令相一致的人道措施。
命令是那麼發的,至於下面執行不到位出了事,沒我陸軍部長的責任。
麥克阿瑟一根筋、偏執狂,他的上司不知道嗎?
顯然是知道的,但為什麼派他去,可能是為了更好的平息事件?!
總統和陸軍部長的想法無從知曉。
只知道麥克阿瑟指揮部隊,沿著賓夕法尼亞大街開過來。
打頭陣的是揮舞著軍刀的第3騎兵團,緊接著的是步兵、工兵部隊,最後還有六輛坦克壓陣。
騎兵首先向人群包括旁觀者發起衝擊。
緊跟著,步兵向人群投去一枚枚催淚彈。
後面的軍隊仍步步緊逼,繼續投擲著催淚彈,像驅趕畜群一樣。
到晚上9點鐘,逃難的老兵已撤到設在阿納科斯蒂亞河對岸的大本營。
麥克阿瑟想窮追不捨,讓部隊打過河搗毀老兵們的大本營,但胡佛總統下令禁止過河。
可是倔驢一樣性格的麥克阿瑟哪管那個,總統來了他也不買賬。
他下令在第11街橋頭架起重機槍,然後率領一支步兵縱隊衝過去。
到了對岸,部隊兵分兩路,向退伍兵營地包抄過去,並投擲催淚彈,鎮壓的部隊用火把點著了營地的所有棚舍,頓時火光沖天。
在洗劫中,一個想從著火的窩棚裡救出心愛兔子的小男孩,被一個士兵用刺刀捅穿了腿。
兩個只有幾個月大的嬰兒被瓦斯活活憋死。
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德國鬼子橫跨大西洋登陸,打到華盛頓來了呢!
老兵永遠不會死亡嗎?
他們會因為領退役金被鎮壓死的。
也不知道麥克阿瑟怎麼能大言不慚的說那麼一句話,二戰老兵的退役金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