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講。”
“我國空軍能否重奪制空權,以保證支援的軍隊不被敵空軍發現,也不會遭受無妄的空中打擊?”
最先進的零式戰機也無法威脅敵人戰機,即使想用數量來對拼,也有心而無力啊。
竹內寬又問:“第五師團的戰車,戰車炮能否擊穿川軍團坦克的裝甲,雙方爆發戰爭混戰能否取勝?”
寺內壽一沉著臉又回答:“這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經過多方實驗,擊穿五九坦克需要一百毫米口徑的火炮。
目前他們戰車炮最大口徑七十五毫米,僅有少量裝備。普遍裝備的還是五十七和三十七毫米的,無法造成威脅。
倒是能和敵人的步戰車打一打,不能說是毫無用處吧。
竹內寬接連得到了兩個否定的答桉,無奈地對寺內壽一說:“結果顯而易見。
我們的超一流王牌部隊,也無法規避敵人的飛機偵察,轟炸機的狂轟亂炸。
正面接戰後,無法阻擋敵人戰車部隊的衝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數多毫無用處。我對支援部隊的加入持悲觀態度。”
寺內壽一沉默了下道:“看來你與別人的看法還有些不一樣,別人都告訴我集合三大師團能夠取勝的。”
戰爭並非紙面上的實力換算,也不可能因為敵人擁有巨大優勢就不敢打了。
果軍飛機不如他們,戰車大炮不如他們,甚至連機槍都不如他們。
那還不照樣頂著他們的狂轟亂炸拼死抵抗麼。
大日本皇軍還能不如手下敗將,更有敢戰精神嘛!
黑田重雄插話說:“戰爭的指揮是門藝術,在恰當的時候投入兵力,出乎敵人的意料很重要。
川軍主力才六千人,龍陵騰衝一帶部署了千餘人。
將他們剩餘的兵力,儘可能的吸引到仰光攻城戰中。找到一個他們老巢空虛的時候,我大日本皇軍必勝。”
川軍團靠的是火箭彈如雨點,坦克步戰車快速機動……一切都離不開後勤。
這支軍隊在喪失彈藥補給後,很快將喪失其原有的強悍戰鬥力…
囤積了川軍團絕大多數武器彈藥,生活物資的瑞波平原大本營,顯而易見是他們的七寸。
竹內寬認同總參謀長的觀點,但他覺得未必能奏效。
敵人掌握制空權,進攻的部隊無法保證突然性。
川軍團有充足的時間,調集部隊從海路回援,把進攻的日軍阻擋在大本營之外。
最後還是回到了,竹內寬所描述的那個怪圈中。
竹內寬沒有跟總參謀長爭辯高下的想法,這些不過是個假設。
第二和第五師團都是王牌主力,深陷各戰場中同敵人作戰,能抽離的出來嗎?
就算敵人答應,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竹內寬最樂觀的估計,仰光可以守半個月,最多了!
隔天后,他得知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發過電報,大言不慚的說能守兩個月。
總參謀處擠掉了水分,認為海路暢通,武器彈藥補給沒問題,大概最少能守一個月。
武器差不是問題,用人的意志來彌補。
要相信大日本帝國勇士,為帝國玉碎的決心。
竹內寬:“……”
他手下軍隊成百上千人的投降,是見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