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在得知團座的真正進攻計劃,龍文章不得不承認那是更精妙的。
“大張旗鼓的北伐誓師,小日本都得被忽悠瘸了。”
龍文章都替日軍感到可悲,對手拿著領先時代二十年的武器不說,還耍心眼搞陰謀。
誰能扛得住啊!
與此同時,在尹洛瓦底江上,兩艘六二型護衛艦當先航行開道,後面跟著浩浩蕩蕩的內河運輸船和登陸艇。
整個船隊以二十五節的速度向北前進。
也就是每小時四十五公里。
船隊速度比卡車在公路前進速度不逞多讓。
關鍵是船不用休息,可以一直開下去,能夠縮短一半的趕路時間。
還有一個問題,沿江北上順路嗎?
那倒不必擔心。
尹洛瓦底江的一條支流,名叫瑞麗江。
它發源於騰衝縣境內高黎貢山西側的分水嶺,經莫里峽谷,進入瑞麗壩。
到弄島的榨棒旺附近匯入南宛河,穿山破谷而出,流經緬甸中東部,匯入尹洛瓦底江,最終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從尹洛瓦底將反過來走,就可以抵達瑞麗縣,BS市,騰衝縣。
日軍所控制的幾座關鍵城鎮,全都在水路邊上。
如此巧妙並不稀奇,畢竟城市建設在靠水之處,有取水容易的優勢,還可以沿水路做貿易,比陸地趕路要輕快得多。
“李副團長,問過船長了,還有三個小時才到瑞麗,先回船艙休息一會吧。”
迷龍恭敬地詢問道。
眼前這位站在船頭的李副團長空降來的,身份極其神秘。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跟他們陳團座關係極好,兩人一見面便喝上了大酒,關在屋裡聊了一整夜。
隔天便將他們幾個叫去,團座當面將他任命為副團長。
並宣稱李副團長的命令,便是他的命令,要求眾人聽令如實照做,不得打一點折扣。
看團座那麼認真的樣子就不簡單。
之後他們一營二營登上船隻向北而行,迷龍是上了船才知道,真正執行北伐任務的是他們。
三四五營兩天後舉行的北伐儀式,純粹是給外人看的。
在李副團長口中他們得知,這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兵法三十六計的一計。
由此可見,團座還是更信任這位李副團長的。
有的幹部們不服,李副團長憑啥一來就騎到他們頭上?
迷龍知道後立刻教訓了他們,不知道天高地厚。
打的仗多了,見的人多了,迷龍能感覺得出來,這個李副團長身上血腥味兒很足,沒有十年八年的從軍經歷,是不可能有的。
仔細觀察手上的老繭,一看就是打槍打的多磨的。
真要有人傻乎乎的挑釁,非得被收拾慘了不可。
突然李副團長叫道:“一營長!”
“到。”
回過神的迷龍立刻大聲應道,等候指示。
李雲龍回頭看了他一眼,不是熟悉的張大彪了,是老朋友陳浩的部下。
“命令前面的偵察排,加速前進,要在登入前一個小時,勘察好登入地點和敵人情況彙報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