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兩個半的師團傾巢而出,這一仗他必定傾盡全力,也必須要獲得成功。
參謀們是積極的討論:
“阻擋敵人的進攻,應該在險要地形設計阻擊工事,派遣小股部隊節節防守拖延時間。”
“說的對,而且敵人的戰車,在山地是難以發揮出威力的。”
參謀們對第五十五師團佔領的騰衝市地形了熟於心,那裡多高山,高的海拔三四千米,低矮的也有千米左右。
其中,高黎貢山是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壩區河谷面積佔總面積的一成半,山區、半山區面積佔八成半。
對於防守的一方,只要經過精心佈置,就能讓進攻方碰的頭破血流。
一個參謀提議說:“我們還應該打擊敵人的戰車。
既然知道他們沿公路前進,可以將我們儲備的反戰車地雷,放置在關鍵路段摧毀敵戰車。”
步兵對戰車的思路相當正確。
長谷川大左接過話頭來說:“應該勘察一個合適的伏擊地帶,是敵人戰車必經之路。
鋪設反戰車地雷埋伏,並且動用大量的火炮充當反戰車力量,利用地形優勢打一場殲滅戰。”
想象在狹長的山谷中,摧毀其首尾的戰車,製造一個戰車無法活動的困境。
居高臨下的火炮便可以像打地鼠一樣,暢快的毀滅敵人。
那麼不但可以避免糟糕的境地,還可以反打敵人的進攻主力了。
參謀們眼睛一亮,認真的分析可能性,並在大比例的地圖上尋找著最佳的埋伏地形。
與此同時,另一波參謀研究進攻曼德勒,不,應該說是瑞博平原上川軍團的軍事封鎖區。
曼德勒雖是川軍團控制的最大城市,但真正的核心精華,是瑞波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倉儲區,儲存了大量的軍火和物資。
就連曼德勒城內居民吃的糧食,也是從那裡運出來的。
“川軍團是一支高度依賴武器和後勤的軍隊,一旦武器後勤庫被摧毀或者佔領,戰鬥力將快速的下滑。”
某個參謀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川軍團的弱點。
他們早就判斷曼德勒防守兵力不多,事實上情報也是如此,只有那片區域防守十分嚴密。
瑞波平面上的軍營倉儲區域太寬闊了,主要防護力是鐵絲網和地雷,配探照燈和t望塔士兵警戒。
如果發起進攻,處處是漏洞敵人根本無法守衛。
“戰車也不是用來防守的力量, 敵人一定會在我們進攻的半途中發起襲擊,即使我們情報保密做得再好,這一點也不可避免。”
參謀們對這個問題頭痛不已。
沒法子,步兵的機動性就註定無法打閃電戰。
敵人雖然無法轉移總部,但戰車部隊憑藉機動性快速出擊,即使分兵兩股人家也能應付得過來。
“分兵三部怎麼樣?東西南,拉開敵人的增援距離。”
“只要一支部隊突進到瑞波平原,就是我軍的勝利。”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皇軍已經淪落到,連線近敵人老巢都是一種勝利的地步。
明明那只是通向成功的一步,更關鍵的攻佔老巢還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