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情報是真的,敵人在此時居然分兵了?”
牟田口廉也不敢相信,出於軍人的本能,覺得這樣戰略是錯誤的,由此開始懷疑情報的真實性。
參謀長菊田次郎遲疑的說道:“情報應該沒問題,是兩處情報組發來的訊息一致。敵人分兵的舉措,我也想不明白。”
川軍團主力有五個合成營,派遣一多半北上攻擊第五十五師團。
經過對戰力的估算,他們倒不認為敵人是失心瘋了,想要以多打少以卵擊石。
相反,菊田次郎認為五十五師團處境很危險,如果不及時撤退,即使依託地形堅守,也不過是拖延時間苟延殘喘。
川軍團的擁有強大的炮火,堅守的一方要承受極大的壓力。
師團最終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但是,根據他們之前所做的推演,川軍團最有力的選擇是南下攻打仰光。
據守曼德勒一帶按兵不動,可視之為穩妥之策。
這一分兵,大本營空虛了,反倒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不應該啊!”菊田次郎呢喃道,他還是想不通。
跟素未謀面的敵人算是打過幾次交道,以渡邊匹夫中將為首還吃了不少虧,連渡邊本人都栽進去了。
在菊田次郎看來,川軍團的團長陳浩是個大大狡猾的人物。
不至於連利弊算不清楚。
總之是太古怪,想不通。
牟田口廉也得到肯定的答桉,頭不痛了,腰不酸了,立刻變得精神抖擻。
“敵人分兵了,這是好事!”
牟田口廉也昂起頭,背過手,來回踱了幾步,自信心十足的分析道:“很明顯,這位陳團長驕傲了,狂妄了。
渡邊匹夫中將一個不察,讓他們的偷襲取得了成功。
他們定然會認為皇軍不過如此,
小看皇軍的戰鬥力。
伴隨著軍備人數的膨脹,那位陳團長大概以為他們無所不能,隨便打打就能橫掃皇軍了。”
菊田次郎代入一個小人得志的身份想了想,覺得新司令官分析的有那麼幾分道理。
根據情報部門的調查,陳浩並沒有家族背景,也沒有顯赫的經歷,出現在緬甸是孑然一身。
他只有打仗指揮的能力不錯,充其量是個優秀的軍官。
至於後來將川軍團拉扯起來,成為皇軍的大敵,關鍵在於他神秘的武器和物資獲取渠道。
好像美國人也在打探此事。
所以說沒有那個渠道,陳浩沒有太多了不起的地方,現在擁有的地位和實力膨脹,他會有小人得志的心態不足為奇。
“不過,狂妄歸狂妄,在打仗前把他們的進攻方向公開表明,也太反常了吧?”
菊田參謀長不認為這是一個正常軍事家做出來的:“即是陳浩本人狂妄,他手下的軍官也不應該跟著他瘋。”
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家,巴不得隱藏自己的進攻方向,突然襲擊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孫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他們都學過,沒道理一個華夏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