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意識到西村壽是個純粹的情報官,對指揮軍事作戰並不十分精通。
問他是問了個寂寞。
西村壽看到情報還真想過,只是覺得自己發表看法有班門弄斧之嫌,此前並沒有提起。
司令官既然問了,他便大膽的說了:“需要一個師團。”
飯田祥二郎愣了一下,懷疑自己聽錯了:“你是說我們要用兩萬多人的師團,對付區區七百人?”
“沒錯。”西村壽嚴肅的強調道:“需要一個裝備大量重炮,可以對付重型坦克,有空中支援的師團。
任何一個單純的步兵旅團,都無法抵擋敵人的戰車洪流。
哪怕是一個缺乏重武器的師團都不行。
用來制衡敵人戰車是首要的,如果不能威脅消滅掉敵人的戰車部隊,無論多少步兵都會死的毫無價值。”
飯田祥二郎初聽聞時覺得誇張,可聽到如此一番解釋,
他在腦海中想象了一下,任何武器都無法威脅到的重型坦克衝上陣地。
災難,那將是一場屠殺的災難。
蘇聯的T26坦克還能有辦法摧毀,川軍團的新型五九坦克,九二式步兵炮用穿甲彈都打不壞,還能如何摧毀?
只有更大口徑的重炮了,還要新配一批穿甲彈。
畢竟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在以前威力完全富裕,並不需要有穿甲的作用。
其實對付戰車的辦法最好是派上戰車。
用大炮來反坦克太過笨重,無法移動便是一個活靶子,一旦暴露目標,十分容易遭到敵人戰車的摧毀。
但是皇軍的戰車嘛,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裝甲薄弱不說,那些三七、四七毫米的戰車炮,也許都無法威脅到敵人的輕型戰車。
七十毫米口徑的九二式步兵炮打不穿的重型戰車,
派這些戰車去是給人家撓癢癢嗎?
還是說嫌死的不夠多,去送死。
細想下,飯田祥二郎不得不承認西村壽說的對。
能夠威脅到敵人戰車部隊的反坦克部隊,是首要的條件。
至於需要一個師團的兵力是誇大了,步兵即使人多也派不上用場,一個旅團的步兵輔助反坦克部隊就夠了。
大約是用一萬人,來對付川軍團一個營七百人。
這樣的營有幾個呢?
飯田祥二郎定睛一看,居然有五個。
此時他內心的震動無以復加,這哪裡是五個營,簡直是五萬強敵。
需要皇軍五萬人對付的,可不就是嘛。
關鍵是十五軍能出五萬人,也拿不出那麼多可以用來對付重坦的大口徑火炮。
一旦敵人攻打過來,飯田祥二郎想不出自己能拿什麼來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