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是八路軍投入的實戰次數不多,山西的日軍缺乏準備,戰鬥桉例較少的緣故。
為了驗證想法,從堆積的武器資料中,陳浩找到了一份報告。
報告是他贊助了一個軍事科研機構,研究員按照他所提出的要求,針對性的專案研究擬寫的。
題目為《論五九改坦克與二戰坦克各項效能對比》
武器火力上:
59式的主炮為100毫米線膛炮D10。
它可以在1000米、仰角30度下貫穿160毫米的裝甲,
優於豹式坦克所搭載的75毫米KwK42炮,與虎式坦克所搭載的88毫米KwK36炮。
就火力來說,59式火力是二戰頂尖,
略遜於虎王(在1000米能擊穿的裝甲板厚度為168毫米),強於其他坦克。
但虎王重達70噸,59式才36噸!
重量相差一半,機動性和透過性,虎王是不及五九坦克的。
裝甲防護性:
五九式坦克的車體前裝甲厚約100毫米,車體側裝甲厚80毫米。
蛋殼形鑄造炮塔,為不等厚截面的鑄造件,前裝甲厚相當於220毫米。
這種防禦能力,大大超越了虎式坦克的正面102毫米裝甲。
虎王的150毫米呈40°傾斜的正甲等效厚度220毫米。
(注:二戰時期100毫米口徑以下火炮,配備穿甲彈在一千米距離上,也難以擊穿五九坦克的側面裝甲)
看到標註陳浩眼睛頓時一亮:“我就說嘛,小鬼子九二式步兵炮威力不行,先天不足並不是配個穿甲彈就可以彌補的。”
雖然不知道研究員給出的結論,是否有詳實的資料作為依據。
但是符合陳浩的心意,他便認可了。
也就是說拉去當靶車的坦克,應該不至於被打壞,幾百萬的買車錢算是保住了。
雖然如此顯然不符合土豪作風,但是能不浪費他挺滿意的。
平日裡事務繁忙,這份報告收上來他還沒看,如此合乎心意陳浩便繼續看了下去。
機動性對比:
59式最大行程高達440公里(公路)、外掛油箱後550公里,
最大速度50 公里/小時(公路)。
這個機動性,超越了二戰所有中型和重型坦克。
虎式坦克為了降低故障率,加裝了限速器,最大速度38公里/小時。
而且油耗驚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16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減半。
陳浩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這份報告又給他提了個醒。
因為自他使用五九坦克以來,還沒有一次性奔襲過三百公里以上的路程。
油料於機械化部隊,就如同糧食於步兵一樣,都是命根子。
假如坦克跑到一半發現油料沒了,補充不上來。
耽誤了時間不要緊,延誤了戰機最要命。
“儲備足夠多的油料,後勤運輸要將油料視為頭等大事。”陳浩在記事本上記下了一筆,繼續閱讀報告。
根據報告上對五九坦克各項效能分析,以及家裝的高科技裝置得出結論:
五九式坦克如果單挑虎式坦克,是一定佔據上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