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為,打仗就是地道戰,游擊戰,躲在暗處放放冷槍就行。
有足夠的時間瞄準,槍法水平可以,一槍幹掉一個敵人不成問題。
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大規模的戰鬥中,一句話:“機槍掩護。”
機槍手便會進行壓制式概略射擊,對敵陣地進行掃射,大量的子彈壓得敵人抬不起頭來,給突擊部隊創造機會。
倘若無法做到短暫壓制敵人火力,那突擊衝鋒就不是進攻, 是直接送上去吃子彈了。
獨立團堅守陣地時是如此。
輕重機槍加突擊步槍的組合,使得日軍輕武器根本無法壓制火力, 必須得動用火炮打擊壓制。
現在角色互換, 日軍第六師團防禦堅守,亦是如此。
只不過負責進攻的八路軍,用火炮進行覆蓋打擊,重機槍一刻不停歇的掃射,徹底壓制住了日軍的火力。
進攻的突擊步兵有了良好的條件,能從容的做到精確射擊,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事實上,如果被敵人重機槍打的不敢抬頭,日軍鼓吹的打的準的槍法,就就是一個笑話。
此前他們能那麼做,是他們炮兵和輕重機槍的火力,輕鬆的壓制住了對手。
現在壓制不住了,缺乏作戰環境,精確射擊便難以成功了。
轟的一聲。
迫擊炮的一發炮彈,落在了環形工事裡,把兩個日本兵炸的挺屍了。
伴隨著當面敵人最後一挺機槍火力點被拔除,剩下的敵人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李雲龍那狂野的聲音在陣地上響起:“獨立團,跟老子衝!”
他從地上爬起來,端著突擊步槍一個箭步射了出去。彷彿回到了曾經是一個兵的崢嶸歲月。
“和尚,保護團長。”
趙剛扯嗓子吆喝了一聲,抱著槍衝了出去。
他們就像兩個領頭羊,率領著坡下的獨立團,如潮水般湧上去,給敵人以最後一擊。
這是圍攻第六師團的最後一戰了。
做人要有頭有尾,獨立團是當初被敵人打得最兇的,現在他們要還回去,拿出最兇狠的一面終結敵人。
團長是指揮員,要在後方坐鎮指揮?
現在不存在了。
索性豁出去了,全團出擊,團長帶頭衝鋒。
拿出決死一戰的架勢來,跟敵人拼了。
獨立團雖然被安排在側翼,可在李雲龍的帶領下,進攻速度快了友鄰部隊一截,居然反超了。
他們先一步攻到了第六師團的核心。
“隊長,這裡有一網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