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調兵增援?
不可能了,一滴也沒有了。
只能期望增援的部隊不要辜負期望儘快趕到,給第六師團解圍。
讓他喘口氣,體面的退下舞臺。
“將軍,您認為多田駿司令官這樣增援,可行嗎?”
太原的第一軍司令部,彙報調動軍隊情報的參謀長,疑惑的詢問司令官莜冢義男。
莜冢義男已經註定卸任,他沒什麼可忌諱的。
“我們跟八路打了四年的交道,是看著他們,在皇軍的圍剿下一點一點壯大的。
八路軍擅長打什麼,你心裡面也應該清楚。
多田駿又做了一件蠢事,他為了梨子不落地,扔掉了手中的蘋果去接。
你說他能都接得住嗎?”
莜冢義男推了下眼鏡冷冷的問道。
山西的八路軍他不要太熟悉。
八路軍總部那幾個老對手,一個賽一個的狡猾。不是晉綏軍中央軍那些草包將軍能比得上的。
不管旁人的看法如何,莜冢義男是持悲觀態度的。
事實證明,最瞭解你的往往是對手。
山西遍佈八路軍的部隊,村莊裡有民兵,山溝溝裡藏著縣大隊區小隊等游擊隊。
活動空間稍微大一些的,有小編制的地方團。
總而言之,在日軍增援部隊前往的道路上,到處都有八路軍。
他們炸斷橋樑,在公路上埋設地雷,拖延支援部隊的前進速度。
若是地方團有些實力和野心,便在合適的地方設伏,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還少不了藉此機會趁火打劫,襲擊日軍空虛的據點和縣城,打的留守的日偽軍嗷嗷叫。
一場大戰下來,無數險要之處的旗幟變了顏色。
這是一場比之前規模還要大的戰鬥。
不完全統計,八路軍投入作戰的有四十多個團,加上地方游擊隊總計二十多萬人。
八路軍大動干戈,在山西的晉綏軍和中央軍,也沒有閒著。
他們順應潮流加入到了痛打落水狗的行列,使得阻擊作戰的規模進一步增強。
不只是整個晉東南,整個山西都打成了一鍋粥。
到處都是戰鬥,到處都是硝煙。
日軍每每剛結束一場戰鬥,沒有前進多遠,迫不得已的就得投入到下一場戰鬥中。
其前進增援的速度慢的可怕。
莜冢義男的預言應驗了。
過去了三天,整整三天的時間,最近的一個步兵旅團,距離第六師團僅有不到二十公里。
區區二十公里,平日裡急行軍兩個小時能趕到的。
此時在八路軍的阻擊下,好像永遠也走不到。
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第六師團發出一封又一封的求援電報,陣地一點又一點的縮小。
彷彿一個呼救的溺水者,就是看不到向他游來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