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八路看上去有一千人左右,怎麼連拼都不敢拼一下呢?
八路的騎兵比起他們的步兵,實在是有夠差勁的。
連基本的勇氣都沒有。
佐賀一郎不肯放過到了嘴邊的肥肉,馬刀高高舉起用力一揮:“進攻!”
急不可耐的東洋大馬,矯健的身軀衝了出去。
東洋大馬相比較起來爆發力更強,速度更快,雙方的距離在拉近。
馬背上的日本兵把馬刀歸鞘,拿起比三八式步槍短一截的三八式騎槍,在馬背上進行射擊。
前方,八路騎兵不時的有人中槍落馬。
在高速疾馳的馬背上摔下來,即使不死也摔殘了。
緊追其後的日本騎兵跟上來,沉重的馬蹄一頓踐踏,難有人活得下來。
日軍騎兵在怪叫,暢快的進攻,追的敵人亡命奔逃。
他們認為這是獵殺時刻。
八路的騎兵部隊方方面面不如他們,可並不意味著任人宰割。
手上的騎槍不是燒火棍,是要人命的東西。
落在後面的騎兵舉槍回頭射擊,子彈嗖嗖的亂飛,總有能蒙中的。
騎著東洋大馬的日本兵被擊中後墜落,同樣會享受後方騎兵,馬蹄踐踏的待遇。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戰爭是公平的。
浩浩蕩蕩的騎兵部隊席捲而過後,獨留下一些沒了主人的戰馬,孤零零的停留在原地。
戰馬並沒有意識到,並肩作戰的夥伴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它們仍然守在屍體旁邊,等待夥伴重新站起來。
一追一逐,不知不覺追出七八公里。
極速飛馳,戰馬都累得喘粗氣了。
在佐賀一郎看來結果是喜人的,八路的戰馬太次,把鞭子掄出火星子來,也無法跑得再快了。
彼此間的距離已經拉到了不足一百米。
在這個距離上用騎槍射擊,命中率有顯著的提高,不斷多出的無人戰馬,就是最好的明證。
再拉近點,拉得更近一點。
就可以拔出馬刀劈砍八路,那是更容易的屠殺。
“大佐,前面有山遮蔽了視線,會不會有埋伏?”
身側傳來某個軍官的提醒。
佐賀一郎看見了,前面早已不是曠野,有些丘陵山包,中間可供騎兵奔跑的道路在收窄。
已經不是騎兵適合衝鋒的地方了。
可是追了好長一段殺傷了百來多八路,馬上要追上了,眼下正是擴大戰果的好時機。
因為一點隱憂放棄追擊,佐賀一郎決然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