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處有三四百米,狹窄之處不過二三十米。
放在古代,在狹窄之處建立一處關隘,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
獨立團在此處駐守,直接可享地利的方便。
當然還需要一些改造,此時這裡就像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挖坑,塵土四處飛揚。
知道敵人要來,全都是為戰爭做準備的。
其實戰爭是極為枯燥的一件事,部隊不是在行軍趕路,就是在挖掘戰壕修築工事。
真正意義上的激烈交戰,反而佔據時間的比重極小。
李雲龍走到一線視察戰壕的挖掘情況,同時也關心戰士們的情緒,說說話,這也是他一向的習慣了。
二營長沈泉跟在身側,解說著陣地上的佈置。
他指著不遠處的更寬的壕溝說:
“那是反坦克溝,吸取了七七二團的教訓,我們直接挖了這樣一條深溝,日本人的坦克不但開不過去,反而會有栽進溝裡的可能。”
李雲龍贊同的點點頭:“不錯,七七二團是教訓,咱可不能學他們。
當年,是我教他程瞎子打槍,現在我就再教教他怎麼打仗。
這反坦克溝有效果,咱就總結成經驗,等到最後的勝利大會上宣傳。”
“哎,那感情好。”沈泉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其實二營配備了足夠的火箭筒,面對坦克的直接衝擊有一定的阻擋能力。
只是戰爭局勢瞬息萬變。
出於謹慎起見,他琢磨著加了一道保險。
反正挖一條更寬更深的壕溝,除了多出一把的力氣,也不費別的什麼。
兩個饅頭十米長的溝,值得!
不遠處的壕溝裡,一些戰士正盤坐在地上歇歇。
一位訊息靈通的戰士拄著工兵鏟,大聲的問道:“你們知道要跟咱們打仗的鬼子,是哪兒來的畜生嗎?”
面都沒碰著,上面也沒說,戰士們怎麼會知道。
眾人紛紛搖搖頭。
有戰士起鬨道:“劉班副,你知道,那你說說唄。”
姓劉的副班長並不賣關子,直接坦言道:“我還真知道,那天去團部聽一個參謀說,此次來犯的是鬼子第六師團,剛從南面調來的。“
“哦……”
少數幾人哦了一聲,並未當一回事。
他們還以為多稀奇呢,第六師團那有什麼?
番號比較靠前?
小鬼子的第四混成旅團,連指揮部和旅團長都讓他們給幹掉了,好像就那麼回事。
所謂的第六師團,無非就是人數多一倍,多點輔助的部隊。
能比第四混成旅團強到哪兒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