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這樣的坦克面前,剩下的那一半,好像跟廢物也沒什麼區別了。
圾井德太郎也跟著去了,他也想看看把自己追的狼狽逃竄,差點就沒命了的坦克到底是何等模樣。
懷揣著好奇心,時間就變得太漫長了。
好在汽車拉著他們終究是趕到了目的地。
大地上,滿是飛機碎裂的殘骸,航空炸彈留下的深坑,人站進去都不會露頭。
估摸隱蔽十幾人不成問題。
“看樣子戰鬥很激烈。”
下了車的谷壽夫感慨了一句,直接奔著地上的坦克殘骸去了。
戰爭帶來的損失並不入他的眼,士兵的傷亡也只是一個數字。
強大的敵人才是他更關心的。
炸燬的坦克被硝煙燻得黑漆漆的,側面裝甲上開了一個大口子,旁邊是一個深坑,大概是遭到了航空炸彈的直接命中。
裡面的坦克乘員,在這種情況下絕不可能倖免。
沒有看見有屍體遺留,極有可能被倖存的八路掩埋了或者帶走了。
谷壽夫圍繞著坦克轉了一圈,伸出手掌測量彎曲的炮管:“果然是一百二十五毫米口徑的。”
這比他們口徑最大的一式炮戰車,炮管還要大五十毫米。
兩者的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谷壽夫毫不懷疑,他們日軍的戰車,沒有任何一種能擋得住一炮。
對於戰車更瞭解的品川龍二,絕對認同這點。
不過他卻更關心八路戰車的裝甲厚度。
品川龍二帶著兩個人圍繞著裝甲進行了一番測量。
得出結論後,他的眼神都呆滯了,嘴裡喃喃自語:
“二百毫米,怎麼可能,他們瘋了嗎?”
“二百毫米厚的裝甲,我的天哪!”
九五式輕戰車,裝甲厚度是十二毫米。
九七式中戰車,裝甲厚度是二十五毫米。
即使日軍還在研究中的,最重的三式中戰車,裝甲厚度最厚的地方也不過是五十毫米。
也僅僅是八路戰車裝甲的四分之一厚度。
他頓時理解了,為什麼七五毫米的野炮,也無法摧毀八路的坦克了。
如此厚度的防禦裝甲,一百零五毫米口徑大炮的想打穿,那都需要點運氣。
谷壽夫見他一個堂堂少將居然這副模樣,指著他問旁人:
“他瘋了嗎?”
測量裝甲厚度的軍官,恭敬的將實情告知了谷壽夫。
谷壽夫不禁納悶兒地問:“不就是堆積裝甲厚度麼,我們也可以啊!打造出敵人擊不穿的坦克。”
著實是外行了。
軍官小心翼翼的解釋,裝甲厚度不是想堆就堆的。
裝甲厚度的堆積,帶來的是噸位的提升。
想要將其開動起來,就得使用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否則機動速度就是個問題。
品川龍二漸漸的回過了神,對谷壽夫說:
“初步估計,這輛坦克的噸位在四十噸以上,在速度方面完全不亞於我軍的戰車。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坦克的發動機技術,要徹底領先於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