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發動了轟炸襲擊,造成我坦克連三輛坦克被擊毀,兩輛受傷。
我軍使用防空導彈十二枚,擊毀日軍俯衝轟炸機九駕。”
副參謀長宣讀著坦克連發來的戰報,情緒無比沉重。
前不久才為坦克連取得的佳績叫好,馬上就遭到了敵人的報復。
對於僅有十二輛坦克的坦克連來說,已經是傷亡過半了。
劉師長手裡還有一份電報, 是剛建立不久的雷達站發來的預警,記載了入侵空域的十二架飛機,從何處飛來,又飛往何處。
他惋惜的說:“要是我們早點能把敵機來襲的情報發給坦克連,興許就能避免這樣慘重的代價。”
“說的對,畢竟坦克不是用來打飛機的。“
老總同意他的看法。
要是早些能通知坦克連,他們把坦克開下公路隱蔽起來奪過日軍飛機的搜尋, 就可以避免這場不對等的戰鬥。
以坦克對抗飛機是非常不明智的。
高射機槍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如果沒有配備行動式防空導彈, 成功的將敵機擊毀, 那坦克連將會被獵殺殆盡,怕是一輛也難以存活。
用三輛坦克換敵人九架飛機。
老總覺得不合算,敵人的飛機多的是損失了還能造,他們可沒有造坦克的本事,損失一個就少一份戰鬥力。
過去的錯誤就過去了,關鍵得吸取教訓。
雷達站偵查敵人飛機來襲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接下來應該建立一個部門,統籌預警。
凡是敵人飛機來犯的情報,都要進行研究判斷。
然後針對性的,為可能遭到空襲的部隊預警,減少會出現的損失。
劉師長瞥了一眼悠閒喝茶的陳浩說:“我們防空導彈的防禦範圍還是太小了,要是能夠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這技術上怕是難做到吧。”老總質疑道。
他們兩個一唱一和, 明顯是說給陳浩聽的。
別看陳浩似乎喝茶什麼也不關心, 但他耳朵是一直豎起來聽的。面對兩位首長頗具痕跡的表演,他放下茶杯給予瞭解釋。
更先進的地對空防空導彈不是沒有,就是價錢太高了, 承受不了。
想要保護更大範圍的空域,就多部署幾支防空部隊, 拿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
陳浩弄來的地對空防空導彈,足夠配置一個防空營。
關鍵是兩位首長只往身邊配了一個連的,那能怪得了誰?
察覺似乎沒戲,老總換了個角度問道:“那有沒有可能,我們組建一支空軍部隊,用來對抗日軍呢?”
陳浩說:“低端的螺旋槳飛機沒有,高階的噴氣式飛機架太昂貴了。
就拿第三代梟龍戰機說,一架飛機就值三十輛五九坦克的,還不算其他的武器配套。
就算我把飛機弄來了,水泥硬化的跑道,機庫這些呢?
越是高科技的裝置越秀氣,使用維護方方面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來看是不可能達到的。”
陳浩無奈的搖搖頭。
如果說坦克窮人還能入手一下,那麼飛機就是隻有富豪玩家才能玩得起。
甚至說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培養一個的花費,基本上就是和飛行員同等重量的黃金,以八路軍目前的情況根本培養不起。
即使培養出來,也是付出跟收穫不成比例。
聽到陳浩的報價,老總就後悔打聽了。一架飛機就頂得上一個坦克營,他下意識的覺得誰買誰是冤大頭。
既然陳浩說能賣, 顯然就有人能造。
陳浩提供的武器就沒有差的,比日本人的武器先進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