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河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也不能說是個措手不及吧!
最主要日軍對於電子戰的認知有點高了,他們居然可以根據電臺電波發出的地方進行圍攏,然後將所有人都抓起來搜查。
當初打閻西山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他們之所以能追著閻錫山炸,就是因為閻錫山的電臺無時不刻地朝外傳送的電報。
而作為日軍最為精銳的關東軍,他們肯定找到了前幾次戰鬥失利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情報問題,所以這一路行來,只要有電臺波動的地方,他們都把人給圍起來全部抓起來搜查。
為此抓了不少關內的棋子,陳山河派出去的人,也損失了不少。
跑得太遠了,早就已經不是步兵通話對講機可以通訊的距離,所以必須要用到電臺,但電臺被日軍給警覺了。
陳山河發現日軍的時候,已經逼近他的警戒線,他確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
或許日軍可以,但那是以殺戮來鎮壓,恐嚇,所以才有的,但也不會有那麼高的效率。
蘇軍可以,最起碼二戰時的蘇軍在思想工作方面還是很到位的。
不管怎麼說,在陳山河在青龍山鎮跟日軍第一次交鋒的槍聲打響時,在他畫的那個實際控制圈內,所有的老百姓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隨時都可以,在一個命令下達後迅速進入地下。
從通遼到青龍山鎮這麼一條路不大,所以陳山河預設的炮兵陣地,可以很好的覆蓋敵人前進的路。
說實在的,坦克炮的射程,比起九四式七五山炮來說差遠了,也比在獨立混編第130旅團繳獲的那四門九一式一零五毫米口徑野炮差太遠了。
在陳山河的炮兵陣地上,從日本人那裡繳獲的汽車隨時準備著,只要前線隱秘的觀察哨發現有日軍的飛機飛來,或者日軍的火炮叢集準備反擊時,汽車就會隨時倒過來把炮給掛上運走。
日本人的坦克不會就這麼直愣愣的衝過來的,說白了,他們是前面步兵師團的後盾。
等前面的步兵師團推進不力的時候,他們將會作為重錘出擊鑿穿對方的防禦陣型,這就是他們的作用,而不是一開始把坦克就這麼直愣愣地推過去。
所以,陳山河準備的重炮陣地也沒有直愣愣的擺在曠野之下等著日軍的飛機來炸,而是提前做好了偽裝,光是砍掉的樹插過去,都插了不老少。
都在玩戰術,心都髒。
只是看日軍的兩個師團長跟陳山河比起來,誰心更髒一些。
空軍轟炸已經是日軍攻擊前的標配,前線的陣地已經因為日軍的轟炸而出現傷亡,因為有些陣地不得不守。
但幾乎都是關鍵點上,守的人也少,傷亡的也少,但終究是有傷亡了。
「打仗不可能沒有傷亡,這依舊在承受能力之內!」孫天升說道。
日軍的裝甲叢集從通遼來,剛好碰到實力最強的陳山河這邊的隊伍。
陳山河手底下光是老兵就有三個營三千餘人,也就是一千餘人的一營,還有兩個原獨立二團的偵察營。
如果再算上新收編的兵力,那就多了,那是老兵的好幾倍。
不過真正拿得出手的,僅僅是那三個營的老兵而已。
這樣的老兵,不管是特殊作戰團出來的一營還是獨立二團出來的兩個偵察營,那都是軍中的人尖尖,每一個老兵的陣亡都會讓陳山河心疼。
但這是戰場上無法避免的,日軍勐烈的空中轟炸,在並沒有太多人冒頭的青龍山脈,浪費了太多炸彈。
日軍步兵師團的進攻,依然在青龍山關鍵點處遭遇了強有力的阻擊。
迫擊炮和擲彈筒,是敵我雙方都很喜歡用的武器,最多這玩意輕點,特別是特殊作戰團一營,戰士們最喜歡用的就是迫擊炮不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