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黃湯。
湯恩伯的名頭,大多數都是壞的,壞名聲。
但是,由此說湯恩伯的軍事素養差,那可能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他的履歷,還是可以說一說的。
首先是他的教育經歷,還是相當不錯的,1926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也算是名校了。
1928年任新遷到南京的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生大隊長,次年改任教導第一旅旅長。
陸軍軍官學校,就是黃埔軍校,也就是說他是黃埔6期,楚雲飛這個黃埔5期跟湯恩伯這個黃埔6期相比,可是差遠了呀!
當然這只是玩笑,湯恩伯入黃埔6期,也只是去走個過場,鍍個金。
他的真正學習經歷大多數還是看前面26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至於說作戰經歷。
1930年中原大戰中在豫東歸德作戰,因保護蔣校長的安全而深受賞識。
所以在1931年升任師長。
1933 年奉命往福建討伐李濟深、蔡廷鍇等。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指揮部隊在南口地區抗擊日軍進攻,重創敵軍,擔任中國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團長。
1938年3月,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1集團軍總司令,先後參加武漢會戰、隨棗會戰。
1942年,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
而且在兩年後,如果歷史沒有被太平洋上的蝴蝶給煽動翅膀改了的話,在1944年4月,參加豫湘桂戰役中,所部潰敗,受撤職留任處分。
所以現在。
湯恩伯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蘇魯皖豫邊區總司令,動他,其實就跟動蔣校長差不了太多。
如果陳山河行動失敗,那可能就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行動成功,但是走漏了風聲,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那估計蔣校長就會震怒,然後國共雙方就會起衝突搞摩擦,到時候得利的一定是日本人。
但是一動不動。
那麼,受災的災民就只能等著餓死。
如果在沒有能力之前,可能總部的以及陝北的首長們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但是在自身有存糧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想救一救,這少說也得三五百萬可能會被餓死的災民。
代價,可能有點大。
那就是陳山河自身的安全。
所以,總部讓旅長過來,就是兩個意思,一個是詢問陳山河自己的意願,如果他不願意去,也不會強迫。
如果陳山河,要去執行這個任務,那麼旅長就會坐鎮在獨立二團的地盤上,直到他安全回來。
陳山河明白,自己不是鋼筋鐵骨,不是刀槍不入,想要像刺客一樣潛入到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身邊並控制住他,基本上很難。
其實總部也知道很難。
但是,幾百萬受災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