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用來形容桑切斯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如果按照常理來說,桑切斯的推斷並沒有錯,大明遠征呂宋,二十四艘新式福船外加一堆輔助艦隊組成的強大陣容確實很牛逼。
一艘福船上面就有百十門炮,十艘就是一千多門大炮,一輪齊射下來,基本上把土地都給翻一遍也沒什麼問題——畢竟一次集射就是一千多發炮彈。
假設每艘福船上面攜帶一千發炮彈,也不過是十輪集射的數量,根本就不可能持續太久。
而南御林軍的登陸行為讓桑切斯以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不是炮彈不夠了,他們會這麼著急登陸作戰?剛剛炮火打連天的那支艦隊哪兒去了?
也正是基於以上兩點,桑切斯才決定趁著明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先行發起攻擊,起碼也要把前面被動挨打的局面扳回一城。
桑切斯的判斷還是出錯了。
桑切斯的判斷是基於之前的情報還有基於自己遭遇過的那些個海戰經驗得出來的。
但是大明和桑切斯之前遇到過的對手一樣麼?
西方的那些個蠻子剛剛從樹上下來的時間還不夠長,幾萬人的戰爭就能稱之為一場大型戰役。
而大明傳承自中原農耕堂口,開片都是以十萬為單位的,就連百萬大軍開片這種事兒也不是沒幹過。
最重要的是,自打崇禎皇帝開始大肆蒐羅那些個能說人話的傳教士還有西方蠻子,原本替西班牙和荷蘭等西方蠻子們打探訊息的人手便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懂大明官話能與大明人進行交流的那些個蠻子可能有機會弄到情報卻沒有一丁點兒的機會送出去,畢竟皇家學院裡三層外三層的防護實在是讓人找不到空子可鑽。
而沒有被弄到皇家學院的那些個普通蠻子又不懂大明官話,更沒有機會接觸到大明的軍事資訊,再加上錦衣衛的監控,就算是玩了命傳遞出來的訊息也是屬於那種大明根本就不在乎的資訊。
而且五軍都督府為了保證這一次能夠完美的一次性懟死呂宋蠻子,南海艦隊除了二十四艘主力戰艦自己攜帶了大量的彈藥以外還有八艘專門攜帶炮彈的補給艦,兩艘專門攜帶火銃彈丸的補給艦。
如果說主力戰艦加上補給艦所攜帶的炮彈數量要把整個呂宋給犁一遍有點兒困難,那麼轟平幾座山頭或者把半個呂宋給炸一遍卻是沒有問題的。
正是在這種錯誤的狀況下,新兵蛋子王二狗等人終於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場實戰。
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不害怕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兩個總旗還有百戶大佬們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讓那些新兵蛋子莫名的放鬆了下來。
當尖銳的哨子聲響起時,王二狗已經完全不記得害怕了。
再厲害的敵人估計也不如那兩個活閻王一樣的總旗更嚇人?打死我二狗子也不信!
至於對面開始隱隱約約冒出頭來的敵人,王二狗此時已經顧不上了——先保證自己的動作在哨聲中不變形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等到兩個活閻王的鞭子落到身上的時候,還不如直接讓對面的敵人弄死來的痛快!
第一聲哨響,王二狗開始機械的開始了自己已經訓練過無數次的動作——檢查火銃,開啟膛蓋,上彈丸,合蓋,端起槍,然後等著下一聲的哨聲響起。
第二聲哨響,王二狗便扣動了手指,將火銃中的彈丸擊發出去,然後再重複上一次的動作。
第三聲哨響,擊發,第四聲哨響,再次裝彈,就這麼一直重複下去,直到哨聲停止為止。
哨聲沒有徹底的停止,哪怕是天上下起刀子,地上開始地震,該完成的動作一樣要完成,否則就會被罰。
李雲龍說過,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適用於很多時候,但是卻不適用於這場大明帝國與西班牙的戰爭之中。
從裝備到人數再到士卒的訓練,完全被大明碾壓的西班牙士兵們不能說沒有勇氣,哪怕是頂著巨大的傷亡也敢於前進。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事實證明,當傷亡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少有軍隊能夠硬扛著不崩潰的,西班牙的軍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