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還是有好處的,雖然用毛筆寫起來麻煩,可是真要計算的時候,比之用壹貳仨肆伍來表示可要方便一些。
起碼在徐光啟等人接觸到阿拉伯數字之後就感覺到了這玩意的方便性——起碼不比算籌差到哪兒去,而且寫起來更方便。
不光如此,對於其他的什麼圓規一類玩意的接受速度也遠超金尼閣的預料。
這讓金尼閣覺得挺高興,認為墨鏵等人好學不倦的態度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至於金尼閣和其他傳教士們一致推崇的鵝毛筆,墨鏵在試用了幾回之後就失去了興趣。
寫一點兒就要沾一點兒的墨倒也算了,偏偏寫出來的字也是歪七扭八恍若雞刨,比之蒙童所寫都多有不如,還不如炭條好用呢。
但是炭條這東西,它髒啊,用一回就是一手的黑灰,摸哪兒哪兒髒,每次寫幾個字之後想要乾點兒別的就得先洗手。
總之麻煩的事兒一堆一堆的。
吵了半天也沒有吵出來什麼結果之後,金尼閣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說到書寫,我倒是有個好辦法。聽說英格蘭那邊有一種黑鉛,書寫起來比炭條還要好用。”
墨鏵道:“然後呢?繼續寫幾個字就洗一回手?”
金尼閣大怒:“你就不會拿紙把它包起來嗎?弄的粗一點,塞到你那個毛筆的筆筒裡當毛筆用行不行!”
墨鏵一拍腦袋,暗罵自己犯蠢。
把毛筆筒弄的細點兒,然後把這種黑鉛弄進去用來書寫,應該會變得比較簡單?
如果說這玩意兒真能大面積的推開來弄,倒是能讓更多的孩子開始學著寫字?
一不小心就利國利民了?
墨鏵對於官位和銀子沒多少興趣,但是對於能夠利國利民的事情卻是很上心——兼愛不就是愛大明的百姓麼?
這會兒也來不及搞什麼三大幾何難題了,墨鏵直接向金尼閣問明白了那種黑鉛的模樣之後就找到負責替皇家學院跑腿的錦衣衛。
反正要求就一個,不管這玩意有多難弄,都得弄點兒過來做實驗。
錦衣衛自然不會有什麼廢話,轉身就去安排人找這玩意去了。
同樣,這訊息也就到了崇禎皇帝的手裡。
鉛筆?
崇禎皇帝的第一反應就是皇家學院的這些大佬們要把鉛筆搞出來。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偽科學故事:
美國航天部門首次準備將宇航員送上太空,但他們很快接到報告,宇航員在失重狀態下用圓珠筆、鋼筆根本寫不出字來。
於是,美國人用了十年時間,花費一百二十億美圓,科學家們終於發明了一種新型圓珠筆。這種筆適用於失重狀態、身體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體,甚至在攝氏零下三百度也能書寫流利。
而俄羅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鉛筆。
當然,這個故事是偽造出來的,這玩意就是一碗毒雞湯,這個故事只是想告訴人們,有時看上去很複雜的問題其實有極簡單的現成解決辦法。
因為從實際角度出發,鉛筆並不適合太空中使用,尖頭有危險,易燃,書寫產生的石墨殘渣容易進入宇航員的胸腔、眼睛,更容易使電子裝置短路。
但是在不上太空的時候,或者說眼下的大明使用這玩意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鉛筆再貴還能比墨汁更貴?人人買的起鉛筆,學習寫字的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
這玩意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東西啊!
然後崇禎皇帝就開始暗恨自己前世的不學無術。
沒錯,記得這個偽科學的故事,所以崇禎皇帝知道鉛筆這玩意是用石墨弄出來的,石墨炸彈這個詞也聽說過。
問題是石墨這玩意在哪兒有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