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崇禎七年七月,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平靜的時候——最起碼這段時間裡整個大明是比較安穩的,沒聽說哪裡再有什麼天災。
至於人禍,在沒有天災而百姓們又能湊合著活下去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
相反,為了撈更多的銀子,活的能更好一些,現在整個大明的百姓之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把目光盯向了奴爾幹都司。
畢竟官府說了,去奴爾幹都司,去了一人就是五十畝永業田和五十畝口糧田。
永業田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賣和投獻,否則一旦抓到就是重罪,但是口糧田隨便賣。
先不說那裡土地值錢不值錢的,最起碼一百畝這個數字就很有誘惑力了——還他孃的不用自己花一分錢,這種好事兒不積極點兒的都是二傻子!
對於夏額哲打算把捕魚兒海那附近的地盤全佔下來移民實邊,順便再給自己修個避暑的園子這事兒,崇禎皇帝覺得沒毛病。
一開始的時候,崇禎皇帝倒還想過暫緩修園子的事兒來著,畢竟修園子肯定需要人手,更需要佔用大明現在本來就不多的水泥和鋼鐵等物資。
可是後來轉念一想,修園子的事兒屬於利大於弊,倒真不如先修起來算了。
畢竟是給自己修園子,沒什麼安全性上面的風險,可以讓大明的百姓去幹,不用佔用建奴白奴崑崙奴什麼的。
而且自己有個避暑山莊在捕魚兒海,對於移民到那邊兒的百姓來說,心裡也算是有個寄託和依靠——皇帝還有園子在這兒呢,不至於說哪天就把咱們給放棄不管了。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算得上是無盡的好處了。
至於說佔用的水泥鋼鐵和磚石什麼的,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太大的問題——磚可以就地取土燒製,大明本土的鋼鐵冶煉和水泥的燒製也可以相應的加大力度。
然後劉興祚就開始頭疼了。
原本自己帶著四十萬大軍跑去奴爾幹都司去懟那麼點兒蠻子就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了——四十萬大軍啊,直接懟死建奴多好。
現在好了,再加上二十多萬百姓要遷移過去,人數變成了六十萬不說,自己還得擔起奶媽的擔子來。
更操蛋的是還有近萬的大大小小的各級官員和讀書人——這些才是最坑爹的。
官老爺們啊,整天玩的都是些風雅之事,對於自己這些糾糾武夫很是看不上眼——雖然他們也羨慕自己這些人的軍功。
然並卵,羨慕歸羨慕,讓他們真跟自己一樣操刀子砍人,那還是省省吧。
然後心情不怎麼爽的劉興祚就把自己手下近百的雙花紅棍們集結到一起開了個會。
要求很簡單,不許去招惹建奴,不許順道砍人,老老實實安安全全的把這二十萬百姓送到地方,然後再去砍人。
劉興治與劉興沛、劉興基、劉興梁、劉興賢、劉興邦等六個兄弟表示不服——劉興仁可是死在了建奴的手裡,更何況老母親也是為了讓兄弟幾個跑回來才懸樑自盡的。
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不趁機懟死建奴以報大仇?
至於懟死建奴之後面對著軍法,因為違抗軍令或者擅啟邊釁一類的罪名被皇帝砍頭,那也是無所謂的事兒吧?
總之一句話,你劉興祚怕死,兄弟們不怕,你不敢擔責任,到時候兄弟們自己抗,總之這建奴必須得懟死。
等著劉興治等人七嘴八舌的說完了之後,劉興祚的臉色愈發的陰沉:“都說完了?現在能不能讓本將說了?”
見眾人都低頭不再開口,劉興祚才道:“老母親的大仇,我劉興祚不想報?如果說這次能懟死建奴,那就算是被砍頭,我也認了。
可是想想你們的身後,二十萬大明的百姓需要你們保護,你們去找死沒問題,別牽連百姓!
還有,想想你們帶的這四十萬大軍都是些什麼人?有沒有原本京營的戰力?有沒有新軍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