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安開始嘗試製作法器了。
幾天來他一直在仔細研讀《雲霄心得》第四卷的內容,這一次他的研究極為細緻,因為煉器是遠比陣法更燒錢的一個行當,不僅材料用的多,熔鍊也更加複雜,為了實現各項功能還要有更多的熔鍊手法和技巧,只要其中任何一項出了問題,為此所花費的靈石就都打了水漂。
他現在雖然不再缺乏靈石,但也絕對沒有到了可以大手大腳使用程度,只有事先經過充分的學習和推演,才能保證失敗率儘可能的低。
儘管如此,其花費靈石數額之大,還是令史安咂舌。
他先從最低階的普通入門法器入手。
下品法器功能不多,也非史安所需,只為練手,好在主要材料是一些尋常的低階材料,這些所需他在雙塔城中學習熔鍊材料時囤積了不少。
第一件法器是一把短劍,低階材料精鐵為主材,輔料青葉竹也是等低階材料。
胚模製作不費什麼工夫,麻煩的是劍體的製作。所用的材料雖是現成的,純度也極高,但是熔鍊在一起卻費了史安不少心思,因為這兩種材料的屬性為相剋的金和木,很難融合在一起。
之所以他沒有像其他煉器師煉製下品法器時,或者使用同屬性材料,或者乾脆就用一種材料,其目的就在增大難度,以儘快熟悉各種不同屬性材料相融時應該使用的手段。
按照《雲霄心得》中所講,若要相剋的材料相融,首先將兩種材料各自分開,然後各自剝離出一絲,再將兩種材料絲相互纏繞擰在一起,如此把所有的這些材料都變成兩兩一股的絲狀物,最後將所有絲狀物擰成一股,至此相剋的材料才能算相融。
整個過程全部使用靈氣,而最初剝離出來的材料絲越細,兩兩纏繞的越緊密,所形成的相融材料才會越穩定,當然,這樣對於靈氣數量的要求,對於神識入微的要求也越高。
史安最初也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做,卻在材料分裂成絲、材料絲兩兩纏繞以及最後將絲狀物弄成一股三個步驟都失敗了數次。
望著堆在地上的一堆堆被廢掉的材料,他不由有些懊惱地想,或許自己根本不是煉器的材料,一個簡單的下品法器都失敗這麼多次,不如就此放棄。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他突然想起小時候最初跟師父學開藥方時,一百二十種君藥、一百二十種臣藥、一百二十種佐使藥,師父命他牢記這三百六十味藥的藥名、藥性、以及各自的功效。
起初他還信心滿滿,可連續背記了兩年多,自認為什麼都會了後,到自己真正面對病人要開方子時,才發現自己如同以前一樣依然無法下手,他也如現在一樣灰心喪氣,也想就此放棄。
師父當年就說了這句“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告訴一百里的路,就算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幹事情越接近完成時越艱難、越關鍵。史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有安下心來繼續學習,又過了兩年才能開列出讓師父也稱許的藥方。
想到這裡,他鼓足幹勁,開始了下一次的嘗試。當最後將融合好的材料灌入胚模中後,他才長吁了一口氣。
剖開劍胚,一把二尺長、一寸半寬明晃晃的短劍握在手中,史安先將已經破開的石制劍胚模放在左手中,右手劍輕輕一劃,一道淺淺的、細細的、非常齊整的破口出現了,當這個劍胚在呼吸間就一分為二摔落在地時,他滿意地點點頭,“嗯,這可比當初的婉晴和初劍鋒利得多。”
將此劍直向小屋的一處角落,微微灌注一些金、木靈氣,劍尖瞬時發出兩道劍氣直飛向前,直接將屋角的磚石擊出兩處兩寸寬的口子,而屋外的地面上也釋出“噗、噗”兩聲輕響。
史安站起身來走到屋角,透過那兩處破口向外觀看,只見地上也有兩處細細深深的孔洞。“嗯,看來靈氣也沒有什麼損耗,全部被激發出去了,此劍不錯。”他滿意地將此劍收入儲物袋中。
此時,門響了。
待門外的毛掌櫃看到開門的是史安時,臉上露出異常驚愕的表情。
“趙道友,怎麼是您?我以為是楚道友或者郭道友在呢。”他口中所說的楚郭二位道友正是五金行裡另外那兩位築基修士。
“是我在用地火室,您請進。”史安讓進了毛掌櫃。
毛掌櫃進門後幾步就走到了地火爐旁,看了看地上的廢棄的材料和已被剖開的劍胚模,有些疑惑地問:“您開始煉製法器了?”
“嗯,把手中的中級材料的活趕出來不少,閒著沒事就學著煉製一下而已。”
“那就是說,剛才從屋角射出的兩道劍氣是您在測試剛煉製出來的法器?”毛掌櫃有些激動了。
“正是,實在對不起,毛掌櫃,我不知道該怎麼測試,才隨便向屋角射出靈氣,沒想到把牆刺穿了。還請您原諒則個!”史安有些歉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