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成本以及運輸費用,大概一盒能賺三塊左右。
年底這幾個月他們賣了差不多兩萬多斤,近一萬盒。
近三萬塊錢,三大金鋼加阮爸和俞晴,每人差不多分了六千塊錢。
六千塊相比他們現在的收入不算多,但這是第一年,因經驗不足導致乾貨進少了。
阮正遞給俞晴一個小金手鐲:“這是我送給珠珠的週歲禮。”
“我替珠珠謝謝大哥。”
阮正見俞晴接下禮物,便說起了正事:“今年我們預估出了錯,沒想到乾果這麼好賣,明年按二叔的意思是想成立一個食品公司,專門經營幹果糕點等食品,你覺得怎樣?”
“這非常好,我支援。只是.”俞晴凝眉,看著阮正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只是我爸現在有幾家雜貨店,又有小影院,還有服裝廠,再弄個食品公司他忙的過來嗎?”
“這的確是個問題。”阮正知道這些生意都有多繁瑣,他只開了幾家店鋪,偶爾管理下小影院,年底忙著乾果的事,就這三樣生意就忙的他有點暈頭轉向。
“晴晴,你說我也像二叔一樣辭職,專職下海怎樣?”
俞晴聞言被驚的眼皮直跳,“大哥,你別開玩笑了,爺爺和你爸媽能同意?”
在老一輩人眼中,做生意終究不穩定,只要公家鐵飯碗才是保障。
阮老爺子暫且不說,畢竟隔了一輩了,就拿師慧蘭來說,她第一個就會跳出來反對,好好的長子在機關單位上班,怎麼會同意他離職?
“不知道,我只是有這麼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和家裡說。”
俞晴扶著腰:“坐久了累得慌,我到樓下去走走。”及時避開這個話題,如果大伯母知道她支援大哥辭職,萬一大伯母反對,說不定會恨死她。
年二十八。
米衛國和妻子李小菊又提的提,挑的挑,帶了不少自家的土特產上來了。
“晴丫頭,衛國挑的這一擔是家裡自留地種的紅薯、洋芋和各類豆子,我提的是一些紅薯粉條、雞蛋,還有就是自家做的豆腐。”
李小菊將東西一樣一樣的從籃子裡掏出來,最底下放的是雞蛋。豆腐已經油炸過,大概有兩板的樣子,足夠俞晴一家過年吃的了。
俞晴看著費了不少心思準備的年禮,心裡一暖,在米家村生活了十幾年,現在也只有米衛國一家和她有來往了。
“叔,嬸子,你們來就來,怎麼又挑這麼多東西上來,年底出門的人特別多,我都不知道你們挑這麼多東西是怎麼擠上車的?”
天寒地凍的,想到他們夫妻一大把年紀了帶這麼多東西擠車,心裡不落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