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四國使臣陸續到來,自家將軍帶著自家的大軍匯聚於趙,魏,韓三國的邊境,商量著對策。
帳內六人,幾國代表看在信陵君的面子上放下了之前的仇恨,相互談笑風生,同時也痛批著齊國。
韓國一箇中年人一拍桌子很是不滿:“這齊王也太慫了,居然不敢派兵,龜縮在家中算怎麼回事?”
燕國代表也是拍了拍自己的袖子,絲毫沒有給昔日的霸主一點面子:
“就是就是,不是把齊國打的只剩下兩座城池了嗎?要是當時我王仁慈,齊國早就滅亡了,現在居然不來幫忙。”
雖然其他幾國都在吐槽著齊國,但此話一出。
帳內其他幾人撇撇嘴,這牛吹的有點過了啊,齊國當時前面打著四國的人,你燕國就撿了個漏,還敢這麼吹?
自家弱成什麼樣了心裡沒點逼數嗎?
接近六十萬大軍沒打過趙國十三萬個不到十八歲的孩子,弱雞一個。
信陵君無奈的搖搖頭,作為這群人的首腦,他為燕國代表開解道:
“好了諸位,閒話就不要多說了,我們還是商量一下進攻的事宜吧。”
四國代表連不再多說什麼,向著信陵君作揖道:
“我王說了,這一戰全聽信陵君指揮,還請信陵君下令。”
信陵君笑著對四人作揖,“多謝諸位的信任,在下定不負之。”
隨後也嚴肅起來,看向桌子的地圖,指著一處,道:
“秦國這次出兵二十五萬,五國聯軍雖有四十萬之多,但想要贏下這場戰鬥也並非易事。”
四人也皺起了眉頭,秦國的鐵騎令六國聞風喪膽,也就趙國騎兵勉強能與之相提並論,魏武卒也只能望其尾煙,至於其他……有些太弱了。
(魏武卒的確牛逼,但吳起一走就廢了一半,加上人數太少,全盛時期也只有不到五萬,所以~)
四人接向信陵君作揖,道:“不知信陵君有何計策?”
信陵君微笑的看向一旁的安陽,“不知安陽兄,對這一戰怎麼看?”
四人聞言微微一驚,他們見到安陽以為只是信陵君一個門客罷了,並未多在意,沒想到信陵君居然會問這個看上去不大的孩子。
他們有些好奇,這小子究竟有何奇特之處,能讓信陵君如此看重。
只有趙國代表眼神一變,心中一驚,安陽?那不是李牧將軍的徒弟嗎?怎麼和信陵君混在一起了?
他也立刻做出了決定:不行,此事定要彙報給王上,這可是大事。
安陽看向地圖,腦子閃過一些五國伐秦的片段,笑道:“這一戰勝算很大,哪怕秦國在加幾萬大軍也是如此。”
信陵君笑著不說話,燕,楚,韓三國代表連忙道:
“哦?不知道這安陽先生有何安排?”
安陽站了起來,雙手背在身後,很是高深莫測的說著歷史發生過的大事:
“秦國東出,糧草是關鍵,秦國現在最多派出三十萬大軍抵禦聯軍,糧草那邊人數不會超過十萬人,只要拿下糧倉,對付秦國豈不是手到擒來。”
裝逼之旅開始了~
“嘶。”
幾人倒吸一口涼氣,就連信陵君也是如此,他的想法也和安陽的大致相同。
心中默默感嘆一句,“恐怖如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