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1號的人類女性——‘李玲’。
李玲在幫助1號之前,是‘天令’某個專門培養預備人才的下屬機構裡的一名學生。
她在那裡的成績為最次的一類。
按照機構的選拔與淘汰規定,最遲今年,在該年度學期結束之前,若李玲仍未有突破,該機構便會將她派遣至另一個負責後勤相關的大部門。
而那些相對更加出色的同級學生,則可以繼續進修,朝著成為‘天令調查員’努力。
——簡而言之,就是成績好的繼續學習,成績差的送去參加工作。
李玲的夢想是成為‘s級調查員’,她不想被機構淘汰掉。
在救活了1號之後,她懇請1號教她學習,1號為感謝她的救命之恩,答應了。
雙方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或糟糕或愉快的經歷,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
然而,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網。
李玲有很多朋友,有幾個很要好的老師,有許多她不認識,但與她、與她所在的機構有聯絡的人類精英。
每一個人的社會關係都是一張大網,由一根線出發,可以延伸出龐大的、連自己都感到陌生的關係網。
在這網中,一點動靜,引發一陣漣漪,若再加上難以言喻的巧合跟緣分,某些人便會關注到這漣漪。
李玲與1號秘密相處了幾個月後,1號的存在,被第三人發現了。
……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要幻想人類與蟲獸能夠相互理解、能夠擁有共同的立場。
1號或許是個好蟲獸,但他只有自己一個,而人類一方的‘天令’是個組織,組織中有許多人類,那麼自然不只有一個想法。
‘天令’中的激進分子認為蟲獸必須被消滅,在各種暗流湧動中,事態不可避免的被激化,人類與1號發生了衝突。
李玲夾在人類與1號之間,小年輕思想還不成熟,善惡之分尚且湖裡湖塗,更不用說‘立場’問題。
思想不堅定的孩子,容易受人驅使,被人利用。
激進的人類分子利用她找到了1號的藏身之處,再然後,他們發現了1號的‘王蟲石棺’。
‘王蟲石棺’本身就是一個寶物,在人類世界中,它幾乎不可摧毀。
在人類眼中,它非常神秘,其中蘊含恐怖的力量,是寶物,更是‘魔盒’,誰也不知道其中蘊藏了什麼。
發現‘王蟲石棺’後,這部分人類的目的又多了一個——得到‘王蟲石棺’。
1號肯定不會讓人類得逞,於是,雙方衝突加劇,交戰越來越頻繁。
而與此同時,人類中的‘友善方’也在努力行動,可目的卻是想要拉攏1號,讓1號‘棄暗投明’,幫助人類。
——很複雜的關係。
……
另一邊。
1號與‘天令’的衝突,難免會被其他勢力注意到。
4號知道1號的情況後,觀察了一陣,他發現1號行為‘異常’,其對人類的所作所為、行事方式,都不符合其作為蟲獸的身份跟立場。
他有理由懷疑1號對大蠊神有了叛變之心。
處理掉一個重要的叛徒,一定能讓大蠊神多看兩眼吧?增加好感?或許還有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