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那就麻煩你了,我們就先去圖書館了。”李燕就和江斌她們告別。
三人到圖書館挑好自己要看的書,黃雪問道:“我們是在圖書館看,還是帶回去到寢室看。”
秦曉路說道:“我們還是在圖書館看吧,寢室太吵鬧不方便看書。”
李燕寢室的另外三個室友就屬於還沒有進入大學學習節奏的人。
沒有課就會出去玩,或者在寢室裡聊八卦,不是討論哪個男生帥,就是討論衣服化妝品。
影響李燕三人在寢室都無法專心學習。
決定在圖書館學習,三人就抱著書尋找看書的位置。
週末的時候,圖書館裡學習的人本來就多,找了許久李燕她們才在角落裡找到了一張長桌。
看著桌子上有一名學習的男生,秦曉路拉著李燕指著那名男生說道:“李燕,你看那個男生是不是就是和你一起救治教官的人。”
李燕轉頭望去,就見一名男生氣場非常沉靜,靜靜地低頭坐在那裡看書,陽光照在他身上,彷彿男生如同一塊白玉一樣沉靜內斂。
秦曉路拉著李燕的胳膊,花痴的說道:“他看書的樣子好帥呀。”
李燕無奈地搖搖頭,拉著秦曉路走到男生身邊問道:“同學,你這裡有人嗎?”
“沒有人!”
男生這才抬頭望向李燕:“你是晚會那天,用按摩手法給教官止痛的李燕同學吧。”
李燕大方地伸出手自我介紹道:“同學你好,我叫的李燕,仲景班的。”
男生禮貌握住李燕的三根手指前段,自我介紹道:“中醫骨傷二班,我叫桂林。”
李燕心想真的是好名字,人如其名。
“桂林你好,我叫黃雪!”
“我叫秦曉路。”
“你們好!”
相互認識後,桂林說道:“這裡沒有人,你們隨便坐。”
李燕坐下掃了一眼桂林看的書,書的頁首寫著《思考中醫》的書。
李燕坐下後,好奇的問道:“聽說你是正骨世家,你是怎麼學的呢,怎麼想著要考中醫藥大學。”
桂林笑笑謙虛地說道:“我那學習不值得一提,不是正規的教育,就是爺爺從小就叫我背些古籍,教我上山認認藥而已,教我摸骨和正骨的手法。”
“小時候爺爺說,只要我背一百部古籍,就給我講故事,講各種各樣治病用藥的故事,所以當我把《藥性賦》《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瀕湖脈決》以及《醫學傳心錄》,還有《藥性歌括四百味》等,這些學醫入門的典籍背得滾瓜爛熟時,爺爺碰到什麼就給我講什麼,我也沒有正規地學過大學的中醫教材。”
“爺爺說,民間傳統的師帶徒教育的優勢,就是臨床上手快,但真正要打基礎還是要到大學裡薰陶一下,這樣更全面,將來發展的潛力更大,所以,我就報考大學,進來重新打基礎。”
然而,聽見桂林竟然背了上百本古籍,李燕、黃雪、秦曉路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桂林。
桂林也問道:“李燕同學,看你那天按摩的手法,也是有家學。”
秦曉路摟著李燕的肩膀說道:“我們燕子不是家學,是我們班黃教授的徒弟,已經學醫三年了,是我們仲景班的大師姐。”
桂林驚訝地看著李燕,但語氣依舊澹澹地說道:“三年能學到如此程度,李燕同學你真的很有天賦。”
軍訓期間,李燕小神醫的名號新生們都知道了,更知道李燕治病救人的事情。
桂林忽然聽到李燕只學了三年的中醫,很是吃驚。
然而,桂林終究是中醫世家出身,從小接觸的中醫,和學中醫的人,經才絕豔的人也見過很多,說話就沒有那麼驚訝了。
李燕謙虛說道:“這都是我師父教得好!”
桂林點點頭說:“黃素,黃教授我知道,三月份的事情真的給全國的中醫人都漲了臉,正了名。”
就在李燕、桂林四人小聲交談的時候,突然一個聲音打亂了他們的談話。
“李燕,這麼巧!你們也在這裡,不介意我坐在這裡吧。”
李燕循聲望去,就見江斌手裡捧著《中醫基礎理論》,眼睛卻不經意的瞟向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