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時間去搞有價值的問題,那就等著三年時間沒有做出結果然後被畢業吧。
科學城正式開始執行之後,申請人數里最多的就是華國人了。
科學城的考核機制對從養蠱裡殺出一條血路來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容易。
而且對於華國的科學家來說,只要你成為了教授,是可以同時在多個地方任職的。
像西財經濟學院之前的院長dybvig,拿了202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西財任職的時候每年就只來一個月。
而科學城的約束是非常弱的,幾乎可以說沒有約束。
他們可以在本國工作,想來獅城的時候再來。
科學城的研究員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准入資質,獲得之後能夠隨時進入科學城,享受對應的福利待遇。
鄭理並不在乎你是在哪裡做出來的成果。
你在華國還是在阿美利肯,還是在英格蘭做出來好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科學城都會認可。
當然這裡的研究成果需要是你本人做的,你本人的貢獻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由於最終的成果認證需要回科學城進行,早在十多年前鄭理就弄了一套真相系統給華國用,更別說在自己的老巢了。
透過欺騙來侵佔別人的學術成果,想要在人工智慧面前矇混過關,屬於是想多了。
在2039年,很多大學或者機構,都會認可科學城給的判斷。
也就是說他們學校等待獲得編制崗位的青年學者,即便還沒有完成相關考核任務,但是他們透過了科學城的考核成為了正式的永久居民。
那麼高校或者機構會自動認可其獲得編制,成為帶編教師。
對於青年學者來說,也算是多了一條路。
高校養蠱卷不過其他卷王,也許能從科學城那裡殺出一條血路來。
在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最後一年,即便是華國,也能夠給底層民眾提供比較完善的基本福利保障。
同時服務業的工資大幅度提升,導致大多數人,工作三個月可以玩九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未來,他們能夠每年只工作三個月。
其實也不是不考慮未來,依然會考慮未來。
只是他們把對未來的期待和幻想,放在了虛擬世界,希望藉助剩下的九個月,在虛擬世界裡有所收穫。
這是華國的情況,其他發達國家情況更是如此。
像北歐國家,不工作和工作沒有太多區別,反正都是政府買單。
甚至一些激進的政客提出了,所有人都不應該工作,他上臺之後大家需要付費才能上班。
至於錢哪裡來,所有企業國家所有,然後少量僱傭第三世界的人來工作。
當然對於現在來說還太激進了,因為維持城市基本運轉,還有一些服務業還是需要真人來做。
但是像外賣送餐,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聲稱將在五年內透過機器人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底層的生活質量前所未有的高。
也就還有大量華國人,秉信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在學術道路上卷。
國外在學術這個領域上卷的,大多都是有錢人,要麼是自發的興趣愛好,要麼是家庭的引導。
國外的上層家庭,敏銳的意識到,未來其實是人類傳統權力階層和外來法師共同分享權力。
法師,明面上也就只有梅林。
梅林表現出來的傾向,明顯是格外推崇學術,所以他們試圖在這一領域投入一些微不足道的人力。
安裝最新版。】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