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科創板的股民們對科創生物寄予了厚望,希望科創生物的上市能夠扭轉科創板跌跌不休的頹勢。
我也是因為當時買了科創50的ETF,所以特別關注科創生物這家企業。
畢竟這種級別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之後,是肯定會被納入科創50指數里。
然後產生了要加入科創生物的念頭,並且在當年的八月份正式加入了科創生物。
這也是我職業的轉折點,您知道我之前是做什麼的嗎?”
陳然搖頭,“不知道。”
“您猜猜看。”
“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陳然從對方買ETF做的判斷,畢竟能夠分清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ETF、FOF這些東西的人還是少數。
大部分人即便理財,也是聽說什麼好就買什麼。
劉松點了點頭:“您猜對了一半,我確實是在金融公司,但是不是從事金融行業。
我在金融公司做軟體開發。”
劉松在加入科創生物之前一直在中金做軟體開發。
這種券商的軟體開發,技術要求低,開的工資高,工作強度也低,是劉松的理想工作。
因為金融行業的軟體開發唯一的要求就是穩定性和安全性了,好不好用,效能如何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
所以對技術棧的要求很低。
“金融IT也是IT,我們還算是同行,難怪我看到劉部長感到一絲親切。”
...
&nagi的宇宙座標系,我們對其中一段資料進行了脫敏處理。
&nagi,很有紀念意義。
可惜魔腦太珍貴了,科創生物也拿不出一隻魔腦來擺在這裡讓大家參觀。”
陳然心想,這有啥,別說一隻,十隻鄭理都能拿出來擺在這。
...
參觀結束後,劉松帶陳然到二十樓的空中餐廳吃飯。
雙方就座之後,陳然好奇的問道:“劉部長,現在還沒到飯點嗎?
我怎麼看這裡的人這麼少呢?
還是說科創生物實行的是錯峰就餐”
諾大的空中餐廳裡,人大概只坐了三分之一不到。
要知道之前陳然在鵝廠的時候,到了飯點,整個員工食堂能夠坐滿人。
劉鬆解釋道;“因為大概兩年前開始,我們就在推行居家辦公。
你可以選擇居家辦公或者是來公司上班。
每天的工作方式,是居家還是說來現場辦公,只需要在內部的辦公系統裡提申請就好。
經過一年的執行,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居家辦公。
畢竟居家辦公能夠節省下來中間的通勤時間。
而且現在技術這麼發達,居家辦公和現場辦公的區別不大。
等下您明天要去參觀的研發中心,那邊的食堂熱鬧。
研發類的工作,沒辦法居家辦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