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與其文明背景相吻合。
此次對方拿出來的虛擬現實技術,具體技術原理不清楚。
由於受限於生物通訊裝置只在姑蘇有,因此我們的研究團隊去姑蘇體驗,並且展開研究後,認為該虛擬現實裝置能夠完全實現替代現有計算機的能力。
完美實現了影視作品中虛擬現實裝置的作用。”
說完後他放了一段科普介紹影片。
從專業角度闡述了該技術的意義。
“該技術對於我們來說是絕佳的彎道超車機會。
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阿美利肯和其他國家想從半導體領域卡我們脖子,成為了不可能。
如果大規模推廣該技術,半導體領域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需求都會消失。
手機、電腦等各種基於矽基晶片的娛樂手段,全部都不再被需要了。
半導體將僅限於專業的大型計算機。
這還是建立在我們完全不瞭解生物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瞭解甚至是完成生物計算機的逆向工程,我們認為即便是專業領域的計算機也會被替代。
至於虛擬裝置安全性上的隱患,我們沒能發現任何安全性上的隱患。
我們使用當身體產生飢餓、口渴、大小便等生理需求的時候,在虛擬世界裡會同步有類似的感受,提醒你該去解決生理需求了。
而我們在連續使用三天後,無任何不適現象產生。”
主要這很矛盾的點在於,不太可能去大規模人體實驗。
因為大規模人體實驗,是肯定會把訊息傳出去。
對華國來說,他們糾結的點在於,使用虛擬現實裝置,是否會有隱患。
比如說被鄭理一個人團滅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是萬一呢?
沒有人能夠承擔起這個責任。
接下來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事情了。
這件事太重大了,李渺渺對其嚴重性還意識的不夠。
在彙報到華國的高層之後,圍繞這個專案,迅速組織了數百人的精兵強將展開調研工作。
至於為什麼只有這麼點人,是因為考慮到保密要求。
人多了,訊息太容易傳出去了。
要知道華國很多領域都被滲透的和篩子沒區別。
尤其是要做社會學和經濟學上的調研,這兩個領域屬於被滲透的特別厲害的領域了。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有能夠實現影視作品裡的虛擬現實產品問世,那將帶來所有領域的改變。
非常徹底的改變。
不管是我們還是阿美利肯,還是其他國家,沒有人知道會面臨什麼。
只能從宏觀層面觀測到一定的端倪,但是具體會發生什麼,我們也不知道。”
作為社會學和經濟學方面的研究組,只是很突然的被召集,然後給了他們一個莫名其妙的課題:
如果實現了影視作品中的虛擬現實技術,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如果這個技術是華國推出的,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對於這幫人文社科類的大佬來說,無頭無尾的就讓他們寫一個預測性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