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公司內部的論壇名義上是匿名論壇,實際上只要內部IP分配固定,想知道匿名的帖子是誰發的簡直不要太簡單。
甚至可以根據員工連線公司wifi的使用情況,來分析具體到每個員工平時上班看了什麼軟體,分別看了多少時間。
當年國美內部的處分檔案裡,就寫明瞭那些受處分員工分別使用了哪些與工作無關的軟體,使用了多長時間。
在這種時候,微信就顯得格外重要,你使用微信能夠解釋成在和同事和客戶聊工作。
微信自帶的公眾號和搜尋功能能夠幫你消磨掉一部分上班時候的無聊時光。
遇上科創生物的員工對鄭理和李渺渺來說只是一個插曲,甚至插曲都算不上。
鄭理倒是有些好奇:“內部論壇一般討論什麼?”
在內部論壇剛剛建立的時候,鄭理有進去看過。
他感覺內容遠沒有魔法論壇裡的內容能夠有趣。
他自己構建的魔法論壇裡,充斥著各國法師的勾心鬥角。
大家既想獲得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又不想暴露本國的研究進度。
屬於是既要又要。
在這種前提下,一些文字遊戲就顯得格外重要。
語言上的修飾和研發進度一定程度上的誇張再正常不過了。
而且在魔法論壇裡很容易分辨哪些帖子是哪國的法師發的。
雖然魔法論壇能夠做到信達雅的自動翻譯,但是即便翻譯後各國外交特色修飾和辭藻是掩蓋不住的。
說話繞來繞去,明面上可以實際上有好幾重含義,這是華國法師。
明面上永遠是可以,實際上卻大多數時候不行,這是霓虹法師。
跟魔法論壇相比,科創系的內部論壇可以用單純無害的小白兔來形容。
而且科創系寬鬆的管理環境,沒有人會去追究誰發表了一些不那麼政治正確的言論。
當然即便是內部論壇也要遵守華國相關部門管理的。
只是跟其他企業的內部論壇相比要寬鬆很多。
像中興的內部論壇,有人發帖,建議停止“自願加班”,增發加班工資,挽回企業形象。
後來帖子就被刪除了。
類似的情況不會在科創系論壇發生。
不過大家吐槽加班之後,對於加班現象也沒有什麼好轉。
因為企業大了之後,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意志很難貫徹到每一個的身上,更別提是否加班這種小事了。
是的,是否加班對於底層員工來說關乎他們的幸福感,但是在高層看來只是小事而已,高層是無法和底層共情的。
即便是李渺渺,她很年輕,還抱有理想主義的天真,但是對於加班依然會覺得加班很正常。
大環境如此,當年他們在成立科創生物的時候,天天加班。
因此鄭理提倡避免加班,具體是否加班到具體執行需要分部門,甚至分組。
在科創系企業內部,有的很卷,有的很寬鬆,寬鬆的部門別說朝九晚五,朝十晚四的都有。
而且松和緊之間是在轉換的。
之前科創未來因為壟斷,所以只有在產品上線前或者系統版本更新前,才會出現相關工作人員加班的情況。
現在科創未來要拆分成硬體和軟體兩個公司的訊息已經在公司內部傳開了,中間的管理層對內情大致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