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ar眼鏡分散了司機的注意力,發生事故,這中間的責任也很難釐清。
資訊傳輸和吸收的速度與應用資訊所涉及的認知距離相結合,是“一張圖勝過千字”這句話的根源。
當我們觀察物理世界時,我們幾乎是在瞬間就吸收了大量各種各樣的資訊。
將資訊疊加在物理世界上的影象或圖片,將其置於我們的視覺裡,可以減少認知距離並最大限度地減少認知負荷。
這也是ar眼鏡的意義所在。
因此在顯示技術實現突破之後,科創未來第一時間著手開始ar眼鏡的開發。
腦機連線技術在該領域有著天然的優勢。
像司機在駕駛的時候,神經訊號被識別司機狀態之後,ar眼鏡除了音樂功能和輔助駕駛功能外,其他功能會自動關閉。
“2018年《頭號玩家》上映的時候,ar和vr領域的投資者、創業人們議論紛紛。
他們希望在現實生活中重現電影裡的虛擬世界。
vr的大規模商用一直以來面對這關鍵性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控制方式。
利用手勢和運動控制無法給使用者帶來他們所期望的沉浸式體驗,但是好在科創生物進入vr領域改變了這一切。
腦機連線來控制vr,完全讓玩家們忘了自己在虛擬世界裡。
之前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成本,腦機連線vr的成本過於高昂。
根據科創未來高管透露,這個問題會在今年年底科創未來的秋季新品釋出會上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根據高盛消費電子領域的分析師判斷,科創未來的背後股東增加位元組跳動後,位元組全資控股的pico將全面併入科創未來。
科創未來將以pico為品牌名,推出面向中低端使用者的腦機連線vr。
但ar呢?ar的技術成熟度遠遠落後於vr,在消費市場的份額幾乎等於不存在。
科創未來和谷歌在ar眼鏡領域開展的合作,能否給ar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上述是阿美利肯一家專注消費電子領域的自媒體對科創未來和谷歌開展合作發表的短篇評論。
至於科創未來從來沒有承認過,他們要和谷歌在ar眼鏡領域開展合作,他們並不關心。
媒體關注的是新聞的及時性。
不管是蓋茨還是皮查伊提出的合作需求都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至少在合理範疇裡,雙方是有合作基礎,能夠實現互惠互利的。
但是在跟扎克伯格的溝通中,對方表示希望獲得腦機連線vr技術的授權。
這完全不現實,這不是錢能夠買來的技術。
別說鄭理不會賣,就算扎克伯格能拿出讓鄭理心動的籌碼,華國官方也不會同意。
因此跟其他兩位比起來,扎克伯格多少有些異想天開了。
就和他當年以為憑藉和華國方面的關係,能夠進入華國市場一樣天真而又不切實際。
......
“艾倫,好久不見。”
在布魯塞爾某不知名大樓的一樓咖啡館裡,懷爾斯舉起手裡的咖啡作乾杯狀,朝著鄭理說道。
這一片都屬於軍事管理地帶,一樓偌大的咖啡館只供這棟大樓辦公的員工們使用。
這棟樓裡的組織類似於華國的異常事物管理局。
“懷爾斯,我感覺你的狀態不太好,最近可能壓力太大了。”鄭理內心看著對方憔悴的樣子,內心毫無波動。
並不會因為倫敦事件是他搞出來的而感到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