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家上市企業來說,一季度最重要的事情是編寫去年全年的財報和年度報告。
像今年的年度計劃,早在去年三季度的時候就完成了整體框架。
頂層只會關注kpi指標,然後中層負責把年度計劃裡的kpi指標細化後把工作分配下去。
2026年是科創生物上市後的第六年,他們今年年初要釋出的是2025年的年度報告。
也就是科創生物上市五年後的一份財報,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上市五年可以說逐漸從初創走向成熟。
但是科創生物的發展還沒有看到腳步停滯的跡象。
因此股民以及各大投資機構都對科創生物2025年的年度財報很關注。
像科創生物這種巨鯨型的企業,能夠帶動整個板塊的起落。
科創生物橫跨了生物醫藥、半導體、新能源、消費電子等,華國核心科技所覆蓋的板塊。
就像當年寧德時代財報釋出後,證明其在電池領域並沒有想象中的護城河,股價閃崩甚至帶崩整個板塊一個道理。
如果科創生物的業績不及預期,整個大盤都會面臨被帶崩的風險。
特別是上下游相關企業。
“即將釋出的科創生物年報裡,最值得關注的幾個點在於,一個是科創未來已經被科創生物控股了,這一部分的收入將併入科創生物的收益中。
另外就是創新藥管線的研發已經有五年時間,也到了該出成果的時候,重點關注年報裡關於創新藥這一塊提到的內容。
今年會不會有創新藥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另外就是下一代腦機連線技術的研發進展如何。
在現在形式下,整個智慧手機行業下行趨勢下,科創生物還要面臨neuralink的直接競爭。
這一部分收入會萎縮,就看能不能有其他的收入來填補這一塊的萎縮。”
“科創生物的市值一直是個迷,我一直好奇為什麼寧德時代能夠享受兩百倍的pe,而科創生物只能享受五十左右的pe?
明明科創生物的護城河要比寧德時代更深,技術實力也更強。
哪怕是在寧德時代的鋰電池技術上,他們也需要獲得科創生物的授權。
最核心的石墨烯塗層製造裝置,也掌握在科創生物手裡。
為什麼明明更有技術,更有實力的科創生物pe會比寧德時代更低。”
雪球上有人向段永平提問,作為常年混跡於雪球的大佬,他一直也想回答類似的問題。
順便傳播自己的投資理念。
因此看到後,段永平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因為科創生物享受的有點類似於京東方和tcl的估值,而寧德時代享受的是新能源的估值。”
同樣電子行業的估值,即便在面板大賣的情況下,京東方的動態市盈率只有6左右,低的可怕。
“這裡面的內在邏輯是對華國原創科研能力的不看好,或者說不夠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