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院士其實不太相信鄭理是梅林。
他也不希望鄭理是梅林。
趙院士跟鄭理關係很好,他也是真心欣賞鄭理。
如果鄭理是梅林,他們之間的相處就會完全變味。
另外還有一些隱晦的想法,比如希望鄭理在自己百年之後適當照顧後輩這種想法也要泡湯。
只有真正成為法師之後,才會對太上忘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個人的情緒你都能感知到,結合人生經驗,絕大多數人在你面前都失去了偽裝。
你卻不得不配合他們的表演,趙院士愈發對人際交往失去了興趣。
反而是在研究中能夠給他帶來滿足等正面情緒。
他尚且如此,更別說梅林這種級別的法師了。
鄭理倒是覺得華國法師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期,都已經開始有自研法術了。
“感謝趙院士,等會我把回答發給你。”
趙院士說道:“列印出來給我吧,我帶了密封袋。”
關於資訊保安,網上經常會有人認為資訊保安做到位就能規避絕大多數風險。
但是即便在現在,物理斷網依然是最好規避資訊洩露風險的手段。
即便是扎克伯格,每年在安保上花上億米元的富豪,自己名下企業還是網際網路巨頭,都需要透過物理手段來規避風險。
當年扎克伯格在fb上發的照片裡可以很明顯看到,他面前的膝上型電腦的攝像頭被一個貼紙擋住了。
鄭理點了點頭。
趙院士好奇道:“你對消音術不感興趣嗎?”
“這可是我們自己研究出來的法術。”
“剛剛成為法師後,你的五感會特別敏銳,周圍嘈雜瑣碎的聲音會變得格外刺耳。”
“原本發現不了的聲音都會迴盪在腦海中。”
“剛開始我們只能靠安眠藥來硬抗,那時候不比現在,梅林沒有教給我們封閉五感的方法。”
“當時我們內部某位法師研究出了消音術,有了消音術之後,無法入睡的情況得到解決。”
鄭理解釋道:“怎麼說呢,你在我面前施法了,我就有把握把這個法術復現。”
“所以沒必要多問什麼。”
趙院士聽到後內心覺得,對方只有是梅林才能解釋這一點。
於是他試探道:“你為什麼有如此自信?”
鄭理笑道:“成為法師之後,我的記憶力驚人,你的施法波動和周圍環境的變化,都已經印刻在我的腦海裡。”
“我只需要對原理和波動進行分析拆解,破解法術就不遠了。”
鄭理不介意自己的身份暴露,但是他也想保住鄭理這個馬甲,或者說盡量不暴露。
暴露意味著麻煩,他無法預測華國的行動,以及後續可能發生的一些事。
這種時候,可以表現的更加狂妄一些。
他一邊在想,一邊在命令生物雲的人工智慧,圍繞華國古代經典和他對靈魂本質的認知,寫一篇論文。
升級後的人工智慧,完全能夠勝任。
如果鄭理不是梅林,那這天賦太驚人了,相當於無限複製別人的法術。
年輕時喜歡看武俠的趙院士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如果鄭理是梅林,這又是另外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