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一直被賦予打造高水平智慧工業的試驗田,對標國際先進企業及地區,依託申海眾多企業,開展更大程度的工業革新測試,推動智慧工業加快突破提升。
強化申海為全國聚焦基礎科學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佔戰略前沿領域,深化國際創新協同,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世界級創新產業叢集的作用......”
檯面上的話講完後,檯面下講話明顯要沒那麼官方。
申海方面的領導再一次向李渺渺表示,希望科創生物能夠從姑蘇搬遷到申海。
花為總部在鵬城,申海方面認為跟鵬城相比優勢不夠明顯。
但是申海一直把姑蘇看作是自己的後花園,城市協同方面,姑蘇和申海確實比和金陵要更近。
“我們希望將申海打造成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的人才高地,同時這幾年來申海一直在深化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
一直在著手聚集戰略科學家,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科技領軍人物和一流創新創業團隊。
科創生物願意把總部搬遷到申海的話,科技領軍人物這不就有了嗎?
貴公司的鄭理,鄭董事長可以說是華國頂尖的科學家,同時也是貫穿學界和產業界的頂級人才。
我們申海求賢若渴。
只要科創生物總部願意搬遷,申海要人給人,要地給地。
浦東張江園區那邊還剩下不少地,都能給科創生物,甚至給科創生物一些商業用地轉住宅用地,解決高階人才的住宅問題,也是可以聊的。”
“如果花為願意把總部搬來申海,我們申海也很歡迎,能開出類似的條件。”
在申海方面看來,科創生物不僅僅是一家企業,更是整條腦機連線vr產業鏈上的領頭羊。
姑蘇的高新園區,圍繞著腦機連線vr有無數的創業型企業正在興起。
這種戰略發展機會,他們想盡可能的爭取。
李渺渺倒是習慣了這種場面,她笑道:“您從媒體上應該也瞭解鄭理的性格。”
“他屬於不折不扣的宅男,一般能不動彈就不動彈。”
“我倒是很想來申海,申海畢竟是國際化大都市。”
這種屬於純粹的場面話。
李渺渺一般遇上這種情形,就把鄭理拿出來當擋箭牌。
反正以鄭理和華國官方的合作,擋擋這種槍還是無所謂的。
李渺渺繼續道:“我們對申海的人才也是求賢若渴。”
“申海不管是大學還是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究型人才,都要比姑蘇多出不少。”
姑蘇只有一所211,申海光是985就有四所,研發人才基數上就相差不少。
不過這些年因為科創生物的存在,申海不少生物醫藥領域的高校畢業生去了姑蘇。
“我們一直有認真考慮,在申海新成立一個研發中心,後續等我回去內部討論後,準備推進這件事。”
即便有科創生物這樣的巨頭在,姑蘇也無法在生物醫藥產業上和申海相比。
申海的張江生物醫藥產業早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就已經起步了。
單單想靠科創生物追趕,是不太可能的。
更何況目前為止科創生物的生物醫藥產業全靠一款內啡肽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