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示意他冷靜:“給你看看。”
勞倫斯拿出手機,然後把照片開啟給他看了眼。
赫曼看到是一張石板的照片後問道:“這是刻著魔法的石板嗎?還是說這上面刻著魔法的學習方法?”
勞倫斯打斷道:“都不是,這是哈迪斯大廳裡的史前石碑。”
“我有了新的靈感,我知道該去查哪份資料了。”
1981 年曼徹斯特的考古研究所在羅奇代爾上方的哈迪斯大廳發現了一座史前石碑,並且對其進行了調查和挖掘。
“下次我們的冒險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赫曼像是被刺破的氣球,耷拉著腦袋往沙發走去:“好。”
暑假去冒險可是比這個季節更熱。
......
“緊張嗎?”
“我有什麼好緊張的,第一次繞月無人實驗成功了。
我們成功將探月艙降落到了離月球只有十公里的範圍。”
“可惜還是被阿美利肯搶先一步,他們的月球基地已經建造起來了。”
“習慣就好,我們一直不都是這麼追趕著過來的嗎?
只要這次的繞月空間站執行成功,我們下一步就是載人登月!”
“也是,我們本來的計劃路徑跟阿美利肯就不一樣。”
當年在太空競賽時期,阿美利肯和俄國前身的登月計劃都是非常激進的。
現在環境下,華國的登月計劃要保守的多。
阿美利肯在航天技術上本來就比華國要領先,加上有成功登月的基礎,因此重返月球只花了兩年時間。
這不代表華國的進度慢,要知道華國這次的計劃可是要搞月球空間站。
只能說雙方的技術路線的不一致。
早在2018年的時候,NASA、歐羅巴聯盟航天局、楓葉國航天局和霓虹國航天局就表示要聯手搞繞月空間站。
當時計劃在2020年建設,然後在2024年正式啟用。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阿美利肯和歐羅巴航天局、霓虹航天局都鬧掰了,這個計劃自然也不可能四方合作。
花了3億多米元搞得前期初步研究方案,阿美利肯方也霸佔了。
這次相當於阿美利肯方選擇先登月在月球上搭建初步基地,再建一個繞月空間站。
而華國想的是先建繞月空間站。
萬一載人登月發生問題,繞月空間站的存在也有利於救援。
華國繞月空間站的構想始於2021年,當時在聖彼得堡的全球太空探索大會上,華國航天局和俄國航天局表示要建繞月空間站。
“沒錯,有了繞月空間站才能支援我們可持續的探索月球。”
這些年各國在航天上的投入是海量的。
原本在華國的計劃表裡,繞月空間站在2021年到2025年屬於偵察時期,2026年到2035年才是建設時期。
他們把建設時期提前了十年。
“我的內心很忐忑,希望能成功吧。”
“這次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檢驗我們的地月運輸系統是否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可以重複使用。”
“中繼衛星已經進入預設軌道了,新燃料的優勢也完全體現了出來。我相信會有好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