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0元買pico的使用者可能不會捨得花三百元買一個VR遊戲大作,但是肯花10000元買Futureverse的使用者是肯定捨得花三百元買VR遊戲大作的。
希望國內的遊戲廠商給點力,做一款大作出來,《黑神話悟空》還沒出來,可以直接考慮上VR平臺。
黑神話的風格和VR很搭嘛,腦機連線VR又不用擔心和操作要求不適配。
我唯一怕國內的腦機連線VR淪為了《英雄末日》啟動器。
國內遊戲廠商沒有信心跟鵝廠競爭,考慮到風險太高直接放棄。
我身邊買了futureverse的朋友,開始可能會出於好奇玩其他遊戲,但是三五天的新鮮勁過去之後大多都只玩《英雄末日》。
不得不說鵝廠在把握玩家心理上確實有一套。
對科創未來的三家股東來說,腦機連線VR的成功意義同樣重大。
科創生物的護城河是越挖越深了,又一款圍繞著腦機連線的代表性產品。
足以證明其在腦機連線領域的壟斷地位,其他廠商花十年都別想趕上,說你呢:neuralink。
我現在就想知道腦機連線義肢能不能進今年的醫藥集中採購,不然確實有點貴。
科創生物的股價還得漲,月球不是極限,火星勉強湊合。
對鵝廠來說,一次是湊巧,兩次是運氣,三次確實是實力。
總感覺鵝廠又抓住了新時代的船票,又第一個上船等著看後面網際網路巨頭們你爭我搶的樣子了。
船票在手,天下我有。鵝廠的眼光確實牛。
至於大米,只能說我也想有鄭理這樣的師弟帶我裝逼帶我飛。
到哪找這種隨隨便便就帶我賺幾百億的學弟,找到跟我說一聲。
雷總的心能夠放下一點了,即便大米汽車失敗,也有腦機連線VR的成功來進行對沖了。
做汽車,還是在這個年代做新能源車,九死一生不為過。
對三家企業都是巨大利好,我們從資本市場也能看出來。
產業上下游同樣是利好,futureverse全年營銷額預計在千億rmb,撬動的產業上下游市值不會低於萬億。
如果後續能夠發展成完整的VR生態,那麼將給長三角的電子產業注入新的動力。
一直有傳聞說金陵、江城、申海乃至燕京,都希望科創生物能把總部搬過去。
腦機連線VR出來之前他們的意願可能是8,腦機連線出來之後,這個意願會突破10的上限。
科創生物不來,科創未來來也行。
科創生物以往的產品偏向於單打獨鬥,不太能帶動產業上下游的發展。
哪怕是超級金屬鋰材料,也屬於產品供應商,屬於產業鏈上的一個組成部分。
而腦機連線VR不同,科創生物起到的作用是整合整個相關產業鏈。
在這過程中勢必然帶來技術和人才的集中,帶來技術的迭代。
這對各個地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鄭理一直沒回來,估計也是不想面對這些雜事。
站在我的角度,還是希望科創未來能提高真實度,最好能夠將電訊號轉化為腦神經訊號,能有反饋。
至於波蘭蠢驢的巫師4什麼時候出?到時候最好能專門做一個魔杖樣式的操作手柄。
或者國內有遊戲廠商做魔法類VR遊戲行。
多的不要求,只需要把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復現出來,讓玩家扮演梅林就好,簡直不要太帥。
&nagic coin的挖礦事業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