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反問道:“僅此而已?”
“僅此而已!”
實際上阿美利肯做了萬全的準備。
雖然沒人知道梅林會不會出席,但是他們抱有梅林出現的希望。
即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需要做百分之百的準備。
如果你不做好準備,機會出現從手裡消失才是最痛苦的。
阿美利肯不僅進行了常規人手配置,還派威騰參加今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
魔腦的擁有者,能更好的識別在場誰有魔腦。
他們內部測試發現,魔腦的擁有者能明確感知到在場的同類。
作為弦論的創造者,威騰想拿到一張諾貝爾獎晚會的門票輕而易舉。
當然阿美利肯官方去溝通,想要多少張就能拿到多少張,甚至能把現場的安保人員全部替換成他們的自己人。
歐羅巴聯盟也派了不少人參加,這次的諾貝爾頒獎典禮。
作為主人,怎麼能缺席如此重大的場合呢?
......
在頒獎典禮開始前,一般是為期一週的諾貝爾獎周活動,獲獎者將在這一週時間裡出席釋出會,發表演講,談論他們的工作成果,並且參加一些專題研討會。
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
這是絕大多數學者榮耀的頂點。
某些諾貝爾獎因頒發給他而榮耀的學者除外,像愛因斯坦和楊振寧都是如此。
一場歐羅巴媒體專門針對米倫的採訪活動,
“米倫教授,你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的時候,說道是因為在梅奧研究所和醫院工作的經歷,讓你有了靈感,我想請問你人眼能觀測到靈魂的存在嗎?
換句話說民間傳說裡看到靈魂存在是真的嗎?
你是不是因為親眼看到了靈魂存在,才對靈魂能被觀測到如此篤定?”
泰晤士報的記者在臺下問道。
比爾被米倫官方履歷中的母校哈佛大學,授予了終身教授的職位。
比爾心想:咋不按套路出牌?他以為是之前的問題來回反覆問。
不過作為接受過訓練又扮演了這麼久的資深演員,比爾對於這種問題遊刃有餘:
“我也很想能直接用肉眼觀測到靈魂,但是很可惜,我沒有這種能力。
而且在我發表證明靈魂存在的論文後,阿美利肯有很多人找到我,宣稱自己能觀測到靈魂。
希望我能給他們一個認證。
但是很抱歉的是,經過測試,他們沒有哪個人具備這樣的能力。
我希望有人真的能直接觀測到靈魂的存在,但是至少目前為止這樣的人還沒出現。”
鄭理此時在臺下聽得一陣無語,這*人也太能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