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碩士畢業,那就別想了。
而且都讀了三年,畢業眼看就在前方,轉碩士實在不甘心。
我還要再掙扎一下。
科創生物能把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做到700,必然是在材料上有了突破性成果。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必然是這三個部分其中之一,實現了突破。
我現在只希望不是正極材料有突破。
如果是其他兩種材料實現了突破,我基於科創生物的基礎上搞一搞還能起死回生,我做的方向就是正極材料的最佳化。
如果是正極材料,那直接寄。”
羅舒隱約有種預感,墨菲定律要生效了。
但是他在微信裡還是安慰道,“應該會吧,沒那麼倒黴,哪能所有倒黴的事全讓你撞上了。”
兩天後,羅舒看到又是他朋友幾個小時前發來的訊息:“幾點有空?語音聊聊。”
下午下班後,羅舒坐在特斯拉里給對方打過去,他還沒說話,就聽到電話裡傳來的哀嚎:
“寄了!”
“大寄特寄!”
“科創生物做的就是正極材料,而且最恐怖的是他們的技術是可以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
&nd太恐怖了,科創生物這尼瑪什麼黑科技”
“比現在市面上的鋰電池容量至少提高了兩倍倍,做好最佳化的情況下能提高”
“我受到了傷害,鋰電池正極材料這個方向直接被科創生物做死了,拿不到科創生物的設計方案前,所有的工作全是無用功。”
“就算拿到了科創生物正極材料的設計方案也很難再有創新,1到10容易,科創生物直接提高到了100,在100的基礎上再往上太難了。”
“我已經準備博轉碩了。”
羅舒之前一直在等好友發洩心裡的怨氣,聽到對方說到準備博轉碩之後終於放心了:
“其實我早就猜到了科創生物的鋰電池技術是正極材料上的最佳化,只是怕你承受不住所以沒告訴你。”
對方大驚:“我都是我導師從電池廠的學生那裡打聽到的內幕訊息,你是怎麼知道的?”
羅舒解釋道:“最近a股新能源板塊的個股幾乎都在漲,唯獨正極材料的龍頭已經吃了兩個跌停板了,這不擺明了科創生物的鋰電池是正極材料上的革新嗎?”
“你牛,我只買基金和etf不買個股,確實想不到。”
“唉太難了,碩士畢業都陷入迷茫了。”
羅舒打趣道:“其實你可以還是繼續之前的方向,只是換個標題和概述就好了。
可能之前的概述是一種新材料實現了鋰電池能量密度的突破。
你幾乎同樣的內容,然後表達概括上換成,這種材料為什麼不行,和科創生物的正極材料相比,缺陷在哪些地方。
原本寫優勢,現在寫劣勢,反正資料都是一樣的,只是結論調了個頭罷了。”
對方無語:“還是你會想,這不純純有大病嗎?估計寫出來只能在震旦的校刊上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