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本人的數學早就還給老師了,我不記得具體是哪種拓撲結構給了鄭董靈感。”
程鋼當年讀博士的時候,生物計算學還沒流行,他們對數學的要求遠沒有現在高。更別說程鋼已經遠離科研一線這麼多年了,別說拓撲學,大學高數估計都忘得差不多了。
“哈哈哈完全能理解,那我有一個疑問,科創生物的鋰電池技術成本和現在主流的正極材料比起來,成本如何?安全性如何?”
“比現在主流的正極材料更加安全,我們透過獨特的石墨烯材料提高了穩定性,成本的話預計比現在主流產品要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
產能擴上去,成本會得以降低的。”
程鋼的回答出乎了對方的意料,對方能接受的範圍是貴一倍,哪怕是比現在的正極材料貴一倍,他們也會提高補貼的方式加以推廣。
“很好,你們做的很好。
華國的產業提升就是要靠不斷的科技創新,這點上科創生物不愧是科創板的龍頭。
另外正好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能夠推動產業進步,你們這次是打算以專利授權的方式還是說自己建廠的方式?”
“專利授權,我們前期只會對華國國內的企業專利授權。”
“很好,你們有扶持華國產業進步的心是一件好事,我們同樣會在政府層面對科創生物加以扶持。
另外如果你們對所有電池廠商加以專利授權,那麼我希望科創生物能牽頭,把換電標準推行下去。”
華國2022年央行手裡握著海量現金,等著放水來抵消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因此從年初喊到年尾要把錢投入到新基建領域。至於新基建是什麼?東數西算、5g基站、大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再用房地產刺激經濟發展不現實,所以需要新的模式來承接超發的貨幣,透過新基建的形式把超發的貨幣轉移到居民手中。
這次科創生物搞的鋰電池能很好的對宏觀政策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增加,帶來的是用電量的大幅度上升,特高壓建設、綠色能源建設能加大力度推進了。
之前一直推不動的換電標準,也能推了。
新能源很大的一個問題在於充電需要時間,加油五分鐘,充電半小時。
因此就有人想出解決辦法,那就是換電池,新能源車到充電站把沒電的電池換成有電的電池,同樣只需要五分鐘。
華國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國家級換電標準。
但是由於不同廠商間的電池型號和標準都不一樣,加上老車型的電池和新車型的電池存在差異。
即便有了國家級換電標準,換電依然推不下去。
換電產業,同樣是新基建內容,而且能承擔很大一部分超發貨幣。
“好的,我們會跟各家廠商簽訂相關要求,要求他們利用我們的技術生產某一相同標準的鋰電池。”
科創生物來推這件事,屬於市場行為,相當於用利益換各家電池廠商的妥協。
原本科創生物可能只需要電池廠商付出經濟上的利益,現在國家介入後,電池廠商需要付出其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