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從國家層面就允許其醫藥企業進行仿製藥生產,即便在加入wto後也沒有變化。
科創生物的內啡肽在一出來的時候,阿三的藥企就試圖仿製。
但是根據鄭理在《nature》發表的內啡肽論文中,生產流程的成本很高,根本不划算。
阿三一直試圖根據內啡肽的實驗室製法為路線,研發出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方法。
還沒等他們研究出個所以然,科創生物就對全球範圍內的藥企展開合作,你繳專利授權費,我把製備方法告訴你,並且允許你採用我的方法制造內啡肽。
其實阿三的藥企和歐美藥企利益勾結很深,一些不方便做的實驗都會放到阿三國,至於具體原因也很簡單。
因此科創生物專利開放後,阿三獲得工業化生產方法後,開始規模化製備內啡肽。
他們的成本跟科創生物類似,比其他要繳納專利授權費的藥廠低百分之五十。
阿三製造的內啡肽在不發達地區大行其道,畢竟便宜。
科創生物拿他們也沒辦法。
以至於科創生物後來內部反省的時候,時常把這個案例拿出來說。當時決定專利授權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阿三這一茬。
雖然程鋼是從事生物醫藥行業的老兵,但是華國國內的創新藥少之又少,能被阿三仿製的幾乎沒有。
後來內部覆盤的時候,一致認為當時不缺現金的情況下,不應該急著把技術專利授權出去。
現在科創生物的創新藥分管副總裁,一直說藥物研發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藥物研發的反向工程抗性。避免太過輕易的被阿三仿製。
轉回到科創生物,超級電池意義重大是使用層面意義重大。
全球範圍內的新能源車將掀起新的浪潮,對油動車的擠壓將更為明顯。
但是本質上能源的來源沒有改變,超級電池同樣需要充電,充電同樣需要火電、水電、核電等方式獲取能量。
不像是晶矽光伏電池轉換率提升一倍這種,光伏發電徹底取代火力發電,從根本解決能源問題。
當然即便是光伏電池轉換率提高了一倍,也要考慮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成本問題,成本太高的話也很難替代火力發電。
對於藍星來說,可控核聚變是理論上最好的路徑。
只是二十年前科普雜誌上說可控核聚變離我們還有五十年時間,現在好像還是五十年。
最近幾年好像進度確實加快了,華國太陽重新整理世界紀錄,1.2億攝氏度燃燒101秒。
但是真正從實驗室走到併網發電,可控核聚變五十年都屬於樂觀估計。
會議結束後大a已經休市了。
科創生物每週的董事會是在週五開,如果有議題才開,沒有議題就往後順延。
程鋼知道自己只有兩天時間。科創生物超級電池研發成功的訊息一定很快會擴散開來。他對手下們很瞭解。
即便不熟悉資本運作的高管,經歷了科創生物上市到今天,也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資本運作相關知識的。
人是趨利的,高管們必然有人會和機構勾結,藉機牟利。程鋼以己度人,知道這是必然事件。
還好他有兩天時間可以操作。
並且鄭理的超級樣品還沒到貨,因此市場反響不會太強烈。
科創生物一家做腦機連線和生物醫藥的企業,突然宣稱自己研發出了超級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