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培育出來的種子變異點不同,你很難透過對照實驗得出結論,我們這樣是無法發論文的。”又是一週的育種時間結束後,董文序再次提醒道。
他接著說道:
“如果您是想追求大規模培育基因變異的種子,覺得采取現在常規方式效率太低的話,我們大可以採用碳點式的噴霧進行基因編輯。”
&n 奈米顆粒的球形天然材料形成的碳點可以作為將質粒攜帶到成熟植物細胞中的快速載體。”
“從而導致許多重要作物實現物種的瞬時植物轉化,而且對光合作用沒有負面影響或成長。”
“透過葉面應用(噴灑)質粒包被的碳點引入小麥的 GFP、Cas9 和 gRNA 表達基因片段,並且在 Cas9 的情況下,在SPO11基因中進行基因組編輯。”
“這種噴霧式基因編輯協議,即簡單又廉價還快速,並且適用於多種農作物。”
“而且更加具有針對性,方便後續進行對照實驗。”
現在育種這個生物學的細分領域,更前沿的研究方法都是採取定向基因分化,來研究假設和實際情況的差異性。
像天然植物種群中賦予除草劑抗性的突變率,並檢驗當植物受到亞致死除草劑暴露脅迫時突變率為會不會增加時。
科學家們採用穀物莧菜和對乙醯乳酸合酶(ALS抑制性除草劑的抗性作為發現自發抗除草劑突變體的模型系統,一共篩選了接近八千萬株植物。
至於姜炎的研究方式,不說跟最先進的落後多少,是屬於遠古時期神農嘗百草的研究方式了。
姜炎知道需要做點什麼讓董文序別多想:“這個方法是布里斯托的托馬斯他們跟化學院的基思一起在19年搞出來的方法。”
“我對於這個比你更熟,這個辦法的問題在於他不能保證會如願發生你希望的基因編輯。”
“你在噴射快速載體後並不能保證給植物造成了轉化,真正實驗中這種存在機率的,你如何選出真正基因發生誘導分化的種子呢?”
“不還是要透過常規的實驗?這種手段跟現在主流的實驗手段相比並沒有什麼優越性,他看上去更快了但是隻是你感覺的快。”
“這種方法的篩選手段比常規的更加麻煩。”
“如果這種辦法真的有托馬斯文章裡寫的那麼優越的話,你在農科所早就能看到它大規模推廣了。”
“我知道你不相信我能憑藉感覺篩選出更優質的種子,認為即便能篩選出更加優質的種子,沒有參照實驗的話也不能發有足夠影響因子的論文。”
董文序人傻了,這種方法他只在文章裡看過,並沒有實際操作過,更別說提出其劣勢。
更讓他震驚的是他確實看過這篇文章印象深刻,拿出來說是為了一點點地扭轉姜炎的研究方式,只是沒想到對方對這篇論文的來龍去脈脫口而出。
甚至連論文作者、所在大學、什麼時間發表的都一清二楚。
董文序喃喃道:“沒有論文如何來判斷我們工作做的好與壞呢?另外採取這種方式如果真的能篩選出更優質的種子那還需要育種學的存在嗎?”